第18章 比下去了 1981:云边农家小院
箩筐最终借了二十多对。
因为有的箩筐比较大,一对能装150斤,有的箩筐小一些,一对只能装120斤,所以多借了些。
看到汪承平回来好几趟,借了这么多箩筐,汪承浩猜测道:
“老三,你这是把黄瓜卖给二道贩子了?”
汪承平答非所问,微笑道:“只要有人愿意买,管他是不是二道贩子。”
“是这个理,你家黄瓜长势旺,要是不赶紧卖掉,就坏地里了。”汪承浩深以为然道。
“价钱定了没?卖多少钱一斤?”
汪承平把箩筐卸在院子里,回话道:“这种大批量的出售,卖不了高价,对方给两分钱一斤。”
汪承浩心里默了下,笑著说:“这也能赚不少啊,18亩地黄瓜,应该能挣千多块钱。”
他是按亩產3000斤產量估算的,18亩地总產量有54000斤,一斤两分钱,总得有1080块。
想到这数量,他心就跳个不停。
汪承平摇头道:“不能这么算,还要除掉人工费,运输费呢!能挣几百块辛苦钱。”
“几百块也不少了,毕竟前后只忙碌了一个多月啊!”汪承浩羡慕道,同时暗暗鬆了口气。
虽然几百块钱並不少,但相比千多块,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时汪承明吃了饭从屋里出来,了解情况后,纳闷儿道:
“黄瓜怎么这么便宜?我记得最便宜的时候也能卖五分钱一斤啊!”
不用汪承平解释,汪承浩便接话道:“你说的是卖价,二道贩子收购肯定会往下压价的。”
“这倒也是,要不然他们就没法赚钱了。”汪承明恍然。
虽然汪承平把收入压了又压,免得引人眼红,可汪承明心里依然有些不舒服。
就算人工费、运输费等费用划掉一半,汪承平也能赚五六百块,有了这些钱就能建房子了。
兄弟几个还挤在逼仄的老房子里,连转身的地儿都没有,老三却要搬出去了,如何不让人嫉妒?
汪承平见汪承明的嫉妒写在了脸上,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便去了厨房。
“妈,晚上请你陪陪小雅带人摘黄瓜,她这个新媳妇儿压不住场面。”汪承平跟赵兰商量。
赵兰满口答应:“行,你不说我也准备过去帮忙。”
“呵呵,不让你白忙活,每天我给你一块钱工钱。”汪承平笑呵呵道。
赵兰白了他一眼,说:“谈钱的话我就不去了。”
“要给,不然你帮我干活,其他几个会有意见的。”汪承平严肃道。
赵兰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暗暗嘆了口气,没再拒绝。
正在做饭的苏小雅问道:“箩筐都借回来了?”
汪承平点头道:“嗯,借了二十多对。”
“採摘时要给工人定基本数量,小箩筐每人至少摘满四对半,大箩筐摘满三对就可以了。”
按照他昨天採摘的速度,每人每天摘五百斤比较容易,主要的困难还是晚上干活,会比较睏倦。
赵兰问道:“工钱给的多少?”
“五毛,小工的价格。”汪承平回道,“对了小雅,人我顺便喊了,你不用再去。”
这价格並不低,城里一般的临时工月收入也才十七八块,小工干满三十天,能有十五块钱收入。
苏小雅点头道:“知道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