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奶凶奶凶的未来小人皇! 超时空大唐:小兕子的修仙生活
晋阳公主得遇仙缘,並被仙人慾收为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进而向著整个大唐疆域扩散。
李世民並未再严格封锁消息,反而有意推波助澜:什么晋阳公主乃仙子转世,生有慧根,引动上古仙树感应;什么陛下仁德感天,故有真仙显圣,赐福皇室,欲收公主为徒,保大唐万年昌盛云云。
他深知將这桩奇遇与“天命所归”绑定,能极大地巩固自己的皇权。
一时间,长安城內议论纷纷,百姓们茶余饭后皆谈此事,信者无不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盛世祥瑞,大唐得天之佑;疑者则將信將疑,但仙树发光、公主消失又带著仙食归来之事,有眾多宫人目睹,细节绘声绘色,又由不得人不信。
太极殿內,魏徵手持玉笏,望著李世民道:“陛下,臣听闻晋阳公主得遇仙缘,陛下欲要为其举行拜师大典?”
“此言不错!朕决议七日后在太清宫为晋阳公主举行拜师典礼!”李世民点了点头。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魏徵连忙说道,因情绪过於激盪,声音都带著一丝颤抖。
“为何不可?”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很是不悦。
魏徵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言辞恳切,甚至带著痛心疾首道:“陛下,昔日秦皇遣徐福东渡求仙药,耗资巨万,徒劳无功;汉武宠信方士欒大、少翁,建柏梁台,作承露盘,以求长生,最终不过是貽笑后世,空耗国力,徒留骂名,前车之鑑,歷歷在目!”
“方士巫蛊之术,最是惑乱人心,若陛下公然推崇此『仙缘』,天下投机取巧之辈、招摇撞骗之徒必將闻风而动,皆以『仙人』、『法术』自居,届时怪力乱神之说横行,迷信之风大起,谁还愿脚踏实地,勤恳耕读?谁还信圣贤之道,朝廷法度?此乃动摇国本,祸乱纲常之始也!陛下三思啊!”
在他看来,什么晋阳公主遇仙简直是无稽之谈,陛下这是想学秦皇汉武求长生,此乃祸国殃民之道,他必须要直言劝诫。
其余群臣听到魏徵的话,没有发言,实际上他们也跟魏徵有同样的想法,李世民也懂,毕竟若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也不会相信小兕子遇仙之事。
待魏徵说完,李世民这才缓缓开口道:“魏卿所言,朕岂能不知?秦皇汉武之失,朕常引以为戒,然晋阳公主遇仙之事,乃是朕与皇后、长乐公主及眾多宫人亲眼所见,岂是虚妄之言?且仙师並未索求任何財物供奉,反而赐下仙食,更言明欲收兕子为徒,皆因缘分所致,如此行事,岂是那些招摇撞骗的方士可比?魏卿岂可一概而论?”
魏徵却梗著脖子,丝毫不退让道:“陛下!纵是亲眼所见,亦可能为妖邪幻术所迷,即便真有其事,焉知非精怪之流?仙道渺茫,虚无縹緲,臣恳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以史为鑑,莫要沉溺於此等虚妄之事,当立刻禁绝此类传言,將晋阳公主严加看护!”
“魏徵!”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上了几分怒意道:“你是在指责朕昏聵不明,被妖邪所惑吗?兕子乃朕之爱女,朕岂会害她?”
他看著跪在地上依旧不肯低头的魏徵,以及殿中不少面露忧色的大臣,深知此事难以让他们立刻理解接受,但他身为人父,作为帝王,却看到了这其中潜藏的、远超凡人想像的可能。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声音恢復了帝王的威严与决断,不容置疑道:“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七日之后,拜师大典照常举行,著礼部即刻准备,退朝!”
说罢,李世民拂袖起身,径直离开了太极殿,不再给群臣反驳的机会,留下满殿文武,面面相覷。
魏徵长跪在地,望著皇帝离去的背影,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长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