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挡枪 每日情报系统,民国的谍战生涯
李科长的厉声呵斥像一盆冷水,暂时浇熄了电讯科里即將燃起的火苗。
赵四脸色惨白,嘴唇哆嗦著,却一个字也不敢再说,只能用怨毒的眼神死死剜著陈默。其他人都低下头,假装忙碌,但空气中瀰漫的紧张和猜疑却更加浓重。
陈默谦卑地低下头,坐回自己的位置,手指放在冰冷的设备旋钮上,仿佛刚才那场小小的衝突从未发生过。但他知道,暂时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李科长那句“干活”不代表事情结束,而是意味著他会用更“正规”的方式来处理。
果然,不到半小时,李科长就把陈默又叫进了办公室。这一次,他关上了门。
办公室里烟雾繚绕,李科长脸色阴沉地抽著烟,桌上放著陈默之前填的那份背景覆审表。
“小沈啊,”李科长吐出一口烟圈,目光透过烟雾审视著他,“刚才外面人多,有些话我不方便说。你跟我交个底,刚才你说的那段无线电……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默心里早有准备,脸上立刻露出后怕和不確定的表情:“科长,我……我真不敢確定。就是一段很模糊的信號,杂音很大,断断续续的,听著好像是抱怨……说『上头』偏心,『断人財路』什么的……声音……声音乍一听是有点像赵组长,但仔细想想,又好像不太像……可能真是我听错了,或者就是信號串频了?”
他故意说得模稜两可,既点出了关键词“断人財路”(暗指码头走私利益),又把“听错”的可能性拋出来,给自己留足了余地。
李科长盯著他看了足足十几秒,似乎在判断他话里的真假。良久,他才缓缓道:“无线电监听,最忌讳主观臆断。听到什么,记录什么,没有確凿证据,不要胡乱联想,更不要到处说,明白吗?”
“明白!明白!科长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更加谨慎!”陈默连连点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嗯。”李科长掐灭了菸头,手指点了点桌上的背景覆审表,“你的这个表,我看了。有些地方写得不够详细啊。比如这个,『民国二十八年七月至九月,於南京警务厅参与城南系列盗窃案侦破』,具体参与了哪些工作?合作同事都有谁?要写清楚。”
他开始抠细节了。这是审查的常规手段,通过不断追问细节,寻找漏洞和矛盾。
陈默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努力回忆的为难神色:“那时候……主要是做现场痕跡的辅助分析,比如鞋印比对、锁痕鑑定什么的。合作同事……有行动队的刘队长、王副队长,还有技术科的老张……时间太久了,有些人的全名一时真想不起来了……”
他报出的都是真实存在过、但后来或调走或死亡的人员,死无对证,但又经得起粗略核查。
李科长一边听,一边用笔在表格上做著记號,不置可否。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谈话”又进行了几次。有时是李科长亲自问,有时是人事科的人来“核对信息”。问题越来越细,角度越来越刁钻。
陈默始终保持著一种“努力配合但记性不太好”的诚恳態度,回答得滴水不漏,偶尔还会“主动”提供一些无法查证但听起来合情合理的细节来佐证自己的“清白”。
他一边应付著审查,一边丝毫没有放鬆自己的秘密行动。
那个城西的神秘信號又出现了两次,虽然依旧短暂加密,但信號源的位置被系统进一步缩小到了一个方圆不到五百米的区域。陈默將这个地方牢牢记在心里。
同时,关於赵四的“黑材料”也收集得越来越多。这傢伙果然不堪压力,赌债越欠越多,私下里的牢骚也越来越大胆,甚至透露出想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倒卖76號收缴的赃物来还债的想法。
【记录赵四於昨日晚间与“豹哥”通讯內容,明確提及“那批缴来的磺胺……想想办法……弄出来……”等语。声纹匹配度99.7%。】系统冷冰冰地提示。
磺胺!这可是战略物资!赵四真是狗急跳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