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化解  每日情报系统,民国的谍战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四等云麾勋章”冰冷的金属质感透过薄薄的衣衫硌在胸口,提醒著沈默此刻身处何地。军统內部的庆功宴喧囂犹在耳边,但他心中並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更深沉的疲惫与警惕。戴笠的嘉奖与“技术少將”津贴如同黄金镣銬,將他与这个庞大的特务机器捆绑得更紧。而“启明”信號传递来的那篇闪烁著理想主义光芒的文章片段,则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他刻意维持的冰封表面下,漾开了一圈圈难以平息的涟漪。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依旧冷静地为他剖析著眼前愈发诡譎的棋局: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暗箭】戴笠嫡系、行动处新任副处长毛万里,对沈默这个“空降”且屡获殊荣的技术专家心怀忌惮,正秘密搜集其过往经歷细节,试图寻找破绽,其调查已触及沈默早期在上海活动的模糊区域。(可信度:96%)

2.【技术壁垒】日军为应对“坚磐”密码泄露,紧急启用了新一代“零式”空中侦察数据链,该数据链採用模擬信號与数字加密混合传输,信號极其微弱,且与民用广播频段高度重叠,传统手段几乎无法有效分离与捕捉。(可信度:97%)

3.【物理破绽】“零式”数据链为减轻机载设备重量,其信號发射天线採用了某种轻质合金,在特定高频段(远超其工作频段)存在微弱的、与机身振动频率共振的谐波辐射,此谐波虽不携带信息,但可作为其存在的“指纹”。(可信度:92%)

4.【红方求助】“启明”信號捕捉到日军“零式”侦察机对红方位於川北某处秘密医院区域的异常关注,疑似有伤员或重要人物行踪暴露,转移通道受阻,急需干扰敌军侦察或提供准確预警。(可信度:94%)

四条情报,將个人安危、技术极限与人道危机再次紧密交织。

毛万里的调查如同悬顶之剑,直指他身份根基最脆弱的环节。而“零式”数据链的技术挑战,几乎將传统的信號监控逼入了绝境。那个基於物理共振的谐波“指纹”,是系统在不可能中找出的唯一可能。红方医院的危机,则让他无法坐视。

沈默意识到,他必须打一场多维度的反击战。既要化解毛万里的威胁,又要攻克“零式”数据链的难关,並藉此机会,为红方解围。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他首先需要应对毛万里的调查。不能硬抗,也不能显得心虚。他选择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他主动找到魏大明,以“近期精神透支,需梳理早期研究笔记以备后续项目”为由,申请调阅自己入职军统前后,所有能接触到的、关於上海地区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公开及內部资料,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些76號时期流出的、经过筛选的技术文档。

这个申请合情合理,既展现了他“专注学术”的一面,又將他可能被调查的“模糊区域”,主动置於一种公开、半公开的查阅环境下。他將自己过去的“技术背景”,巧妙地锚定在了“对敌技术研究”这个宏大且安全的敘事上。即便毛万里查到什么,也会发现沈默早已“主动报备”,其“研究”轨跡清晰可辨。

魏大明不疑有他,甚至觉得沈默愈发有“学者风范”,欣然批准。

稳住內部阵脚后,沈默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零式”数据链的难题中。那个谐波“指纹”是关键,但如何捕捉?其频率极高,远超军统现有设备的接收范围。

他想到了之前利用受潮真空管和老旧设备的经歷。技术有时需要返璞归真。他再次將目光投向那些被淘汰的、或是用於其他领域的边缘设备。最终,他锁定了一款曾被用於研究高层大气物理的、频带极宽但灵敏度不高的废弃接收机。这款设备如同一个听觉迟钝却听力范围极广的巨人,恰好能“听”到那个高频谐波。

他带领团队(主要是做体力活和记录)对这台老古董进行改造和校准,过程充满了各种“意外”和“试错”,在外人看来,这又是一次沈专员异想天开、不循常理的冒险。但沈默凭藉系统的精確指导,一步步地將这台庞然大物调整到了最佳状態。

与此同时,他通过“启明”信號,以极其隱晦的方式(利用特定时段、特定强度的背景电台信號起伏,模擬出类似“摩尔斯电码”的简单节奏,传递“警惕空中之眼,暂缓地面之行”的模糊警示),向红方发出了预警。他无法提供详细信息,只能提醒对方暂缓行动,等待转机。

转机就在於他必须儘快掌握“零式”侦察机的实时动向。

设备改造完成的那天,正值日军侦察机对川北区域进行新一轮高强度巡查。沈默坐镇改造后的监测站,宽大的屏幕上,原本杂乱无章的背景噪音中,几个极其微弱但稳定的高频尖峰,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断断续续地闪现出来!正是“零式”数据链天线的谐振谐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