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找华罗庚(求月票) 从电工开始的火红年代
段学復看到作者名字之后,自语了一句,隨即看向傅吉祥他们问道:
“这三篇论文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十来天前收到的。”
“嗯,我知道了,你们看看这个。”
说罢,段学復將一旁的一篇论文递了过去。
一会儿之后,刘培东他们全都傻眼了。
原来史国衡这边已经將英文版的论文拿过来给段学覆审阅了。
换句话说,这三篇论文,大概率要寄出去国外,投稿给国外的期刊。
这怎么能行呢?
刘培东他们顿时急了,这肯定不行啊。
必须是由他们《数学进展》来发表呀。
万幸的是,现在论文暂时截留在段学復这边。
於是刘培东他们小心翼翼地询问,论文能不能发表?
“我的结论是可以发表,不过你们应该联繫一下你们主编,问问他的意见。”
段学復给出了自己的回覆。
傅吉祥和白承铭两人顿时一喜,但刘培东可就不乐意了。
但是他不敢跟段学復辩解。
谁让他跟段学復之间,差了好几个江泽涵呢?
人家段学復是数学权威,他刘培东则是数学笨蛋。
“明白了,那主任,我们先走了。”
刘培东他们顿时赶忙撤退。
回到编辑部之后,他们就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中科院。
因为华罗庚大概率是在中科院那边,要不然就是去了其他地方。
总之先找人。
这一次周志民投稿的论文,太有爭议了。
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
“接通控制打字机、纸带阅读机、纸带穿孔输出机、行式印表机....”
“最后再检查一遍確保所有电子管....”
办公室內,一群教授专家全都在这里,严阵以待地看著眼前的大傢伙。
以閔乃大、胡世华、徐献瑜、张效祥、吴几康等教授或研究员为首,在华罗庚等数学家们的精密计算支持,以及张子昌等高级工程师、老师傅们的帮助下,仿製隔壁邻居的计算机。
用咱们自己的人,研製出一出属於我们自己的计算机。
“閔教授,没有问题,一切良好。”
盯著磁鼓等设备的研究员,大声应道。
另一边,在检查所有电子管运行情况的其他几位老师傅们,同样神情认真。
大家都在进行103机第一次试运行前的所有准备。
华罗庚他们则是在一旁等著,没有吭声。
因为103机使用了700多只电子管,还有大量的设备。
这些全靠工程师、老师傅们的帮忙,而计算机的理论和设计层面,则是由华罗庚等教授们来完成。
现在就差最后这一步了,后续应该没有问题。
不多时,机器正式启动。
“供电运行良好...”
“磁鼓运行正常。”
“纸带阅读机....”
一声声匯报出来,很快就出现了数据。
但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然而没人在乎这个。
可越是这样,机器突然就出事了。
嘭!
电子管出现故障,大家的期待变成了失望。
华罗庚他们全都泄气了。
电话被接起,是《数学进展》打过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