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打听房子(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 从电工开始的火红年代
想来她那只老母鸡不知道丟哪里去了,没有找到。
这笔帐算在了周家头上。
谁让昨晚就他周家吃肉了呢?
刘家好几个孩子,全都被馋哭了。
像郝大娘这种自私的人,就活该被小偷光顾。
周志民诅咒她家老母鸡被盗的案子永远破不了!
晚上,周志民下班到家时,院里邻居对他的態度,却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
因为周淑嫻他们三姐弟將他们大哥赚稿费的事情,透露出来。
全院皆知。
甚至就因为这件事,周志军还跟后院孔家老三干了一架。
之后周淑芬拿出了她大哥从北大带回来的那封信件。
邻居们都看到了信件上面的盖章印子和字跡。
这可做不了假。
於是,院子里的邻居们,全都被镇住了。
等周志民一回来,便看到大家看他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这是对知识分子的尊敬。
见方晓燕他们这些邻居,全都在恭维周志民。
郝大娘表情不屑,酸道:
“不就是会写文章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大学生,有什么可神气的?”
她对门邻居李冬梅立马反驳道:
“放屁,有几个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刊登在杂誌上?”
这是大实话。
十六號院並不全都是文盲。
京城大杂院的住户,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等。
比如李冬梅,她在解放前就是中学老师,现在也是中学老师。
郝大娘没话说了。
回屋生闷气去了。
中院东厢房,厨房里,周志民听著老二介绍情况。
她在白天去外面跑了一趟。
按照她大哥的要求,一进院是最好的。
买房的目標很简单,那就是在白米仓胡同附近。
在七七四厂附近,压根儿就不现实,因为那附近只有寢室或者附近的村子。
酒仙桥地区现在可是乡下郊区,可不是城里。
反正周志民习惯了现在每天公交车上下班的生活。
住在城里是方便他弟弟妹妹,对他自己来说,虽然不算很方便,但还能接受。
现在手里头有空房子的,也就是部分遗老遗少、资本家、知识分子、医生。
前面三者还好说,医生確实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以前京城有四大名医,分別是孔伯华、汪逢春、萧龙友和施今墨。
拿施今墨来举例。
他在京城的房子足足有四十九间,黄金等財宝不计其数。
因为当年他帮助汪某人、杨虎城等人诊治,都是药到病除,名声极大。
当医生在某个领域有了『神医』的名气之后,就很容易成为飞刀,全国到处诊治。
施今墨作为中医大国手,名气极大,赚的钱很多。
当然,他治病並不仅仅只看中医,更是注重中医革新和中西医结合,追求药到病除,惠及大眾。
所以这些医生非常有钱。
名下的宅院,自然非常多。
“嗯,我知道了,明后天你再找找。”
等妹妹说完,周志民点头道:
“过两天我休假时,我们再去看看,爭取儘快找到房子,买下,然后搬家。”
“不过在这之前,你们都注意保密,別大嘴巴到处跟別人说。”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看著老三他们三小只,目光严厉地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