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工具机问题 从电工开始的火红年代
铣削一次就通过,非常精准。
啪啪啪!
田康敏他们都忍不住鼓掌,但是范嘉鸿在启动车床之后,对梅套內孔进行车削加工时,却没有达標。
“老咯!”
刚关闭车床,范嘉鸿就知道自己没有过关。
“是不是差了五丝?”
周志民竖起大拇指,道:
“对,我检查了一下,確实差了五丝,看来是车床的问题,需要改进一下啊....”
范嘉鸿是经验丰富的八级工,铣床、车床、电火加工设备等,他都会使用,而且技术相当一流。
但技术再牛逼,设备不行,依然无法达標。
总不能手搓吧?
因为周志民需要的是能够量產的快速扳手,而不是只能靠八级工,甚至是让九级工人手搓。
现在是没有九级工人的,不过在个別地区已经开始试点。
比如大西北。
“徐主任,你们车间有没有可以进行重新设计改进的车床?”
思考片刻之后,周末看向徐文仲,提出了一个问题。
后者直接摊手:
“小天才你看看我们这儿,就没有一个工具机是不用的。”
谁知道,这个时候,范嘉鸿却是突然来了一句:
“老徐,你是不搞忘记了?年前不是有一台隔壁邻居进口的车床吗?现在好像还堆在仓库里,怎么没有?”
徐文仲顿时紧张地看向田康敏,后者翻了个白眼。
这件事算是他们机械维修车间的耻辱。
去年底,周书记和赵厂长两位领导都想改进一下我们国家的工具机,提出了研发大型工具机的设想,並且开始行动。
隔壁邻居的专家们不愿意帮忙,七七四厂只能自力更生。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毕竟我们早已经猜到了隔壁邻居肯定不会轻易地对我们『倾囊相授』。
可万万没想到,一台从隔壁邻居进口来的中大型工具机出现了意外。
不仅零部件损坏严重,更是没能启动得了。
范嘉鸿等老师傅们都研究过,也去清华北大那边请了技术专家过来帮忙。
但无一例外,大家都没辙。
最后想请隔壁邻居的专家帮忙。
却被狮子大开口,被赵厂长他们断然拒绝。
於是这么一台设备就扔在了仓库里积灰。
大家虽然十分心疼,但也没有办法,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必然要经歷的事情。
田康敏没有取笑徐文仲的意思。
因为这涉及到了对外的事情,他自然拎得清。
“徐主任,范师傅,那我能不能去看看?”
“可以啊,就在我们仓库这边,我带你去。”
范嘉鸿还没吭声,肖树铁便十分积极地说道。
徐文仲等人都诧异地看了肖树铁一眼,不过眾人都没有说什么。
仓库里,周志民看到了没有积灰的那台中大型工具机。
旁边的徐文仲介绍道:
“这台工具机虽然堆在仓库里,但我们的师傅们经常来看....”
大家摸一摸,当然不会落灰。
根据徐文仲所说,前年进口这台设备时,我们足足了八万多卢布,差不多九万美金了。
这笔钱,不知道需要我们南方的罐头厂卖多少个罐头才能够换得到。
我们这几年之所以没肉、没粮食,就是因为国家需要发展工业,从隔壁邻居贷款了许多钱。
唉!
“志民,怎么样?你有没有什么想法?”田康敏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