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相亲局 从电工开始的火红年代
“志民,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
朱瑞山拍了拍周志民的肩膀,诚恳道:
“你看,我们营口这里,有你喜欢的鬼头蟹等海鲜...”
“咱们厂的氛围你也非常喜欢,要不你就留下来,或者在我们厂待几年,我们一起为共和国研製出世界级电火工具机,你说怎么样?”
为梦想窒息吗?
周志民笑了:
“朱主任,我真的很感激你们对我的重视,不过我不会放弃读大学,更不会离开京城。”
“下班了,该吃饭了。”
此时下班的钟声已经敲响,工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三三两两地走出车间。
朱瑞山拉住了对方的胳膊:
“志民,別急著走啊,我在小食堂准备了晚饭,走,我们今晚喝一杯。”
十来分钟后,小食堂內,周志民被朱瑞山按在座位上。
“虽然我是京城来的,但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在小食堂吃饭。”
“三月中旬之前,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我家在京城郊区的山里,就在矿区旁边,那是真的穷啊....”
“当时我连续饿了好几天,每天就只能吃两个窝窝头,靠喝水来缓解肚子饿....”
“没成想,这才两个月不到,我居然还能坐在小食堂吃饭,世事难料....”
周志民脸上的表情,相当复杂。
原主是被饿死的。
而原主父亲的小金库还藏著五百二十八元和两根小黄鱼。
说来也是讽刺。
明明原主是高中生,就算考不上大学生,高中毕业也能马上安排工作。
可原主父亲愣是不愿意多给一点钱。
导致原主硬生生被饿死。
唉!
朱瑞山却是误会周志民的话。
他还以为周志民是在嘲讽他们厂之前的不作为,没有好好招待周志民。
所以他马上道歉:
“志民啊,这確实是我们厂的不对。”
“当时你来我们厂,我就应该好好招待你,我的错,等下我自罚三杯,你就原谅我,行不行?”
实话实说,朱瑞山也是豁出去了。
正如阎洪序所说。
留住周志民,那便是他们厂最大的幸运。
营口这个地方,论便利不如大连。
论工业发展不如瀋阳,甚至都不如本溪、葫芦岛等地方。
隔壁邻居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其中就有24个项目落在辽寧。
瀋阳有七个项目,抚顺有八个,阜新四个。
剩下的大连、本溪、杨家杖子和葫芦岛各一个。
要知道,在晚清,一八五八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外国人把其中的开埠通商城市从牛庄改为营口。
从那时候开始,营口就一飞冲天。
但十九世纪末,大连建市,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把营口给干翻在地。
就算二十世纪初,老边火车站建立,跟瀋阳通了火车,也没能够挽救营口。
甭管这些大方向,对於营口电火工具机厂来说,在工具机这个领域深耕,才有未来。
而周志民这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展现出强大的天赋和实力。
阎洪序当然要竭力爭取。
自罚三杯算什么?
道歉更是算不了什么。
“朱主任,好端端的,怎么道歉?”
周志民话音刚落,小食堂包厢外就传来了敲门声。
大门从外面打开,几名食堂工作人员端著饭菜进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