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已报兵部请功 锦衣如潮
林婉娘用力点头,將一个小小护身符塞进他手里:“这是昨日去庙里求的,相公保重。”
张焱握紧那还带著她体温的护身符,点了点头,一抖韁绳,带著亲兵匯入街上的队伍,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林婉娘倚著门框,望著空荡荡的巷口,许久未曾动弹。
腕间的金手鐲在晨光下闪著微光,院角的菜畦绿意盎然,这个家越来越有模有样,可男主人却一次次走向血与火的远方。
她轻轻嘆了口气,那嘆息里,有担忧,有牵掛,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等待的坚韧。
生活依旧继续,琐碎而真实。只是在这边城的日常里,总是掺杂著无法驱散的、离別的阴影和征战的迴响。
大明京师,紫禁城西苑,永寿宫。
此处不似外朝那般殿宇巍峨,反而多了几分清幽道意,檀香裊裊,丹炉隱隱。
嘉靖皇帝朱厚熜近年愈发潜心玄修,希冀长生,多数政务皆於此地处理,或交由內阁与司礼监票擬批红。
宫门外,锦衣卫大汉將军持戟肃立,甲冑鲜明,纹丝不动,如同泥塑神偶。但在这森严静謐之下,无形的波澜却从未停息。
北镇抚司,锦衣卫核心所在。公堂之后,一间焚著淡淡龙涎香的静室內,锦衣卫掌卫事指挥使陆炳,正襟危坐於黄梨木书案之后。
陆炳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沉静,穿著一身低调的藏青色蟒袍,若非知其身份,倒更像一位饱学鸿儒。
他执掌锦衣卫已近十年,深得嘉靖帝信任,地位尊崇,但在那位同样深得帝心、执掌东厂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督东厂事黄锦面前,却始终感到一种无形的掣肘。
厂卫相爭,自永乐年间便已开始,至今未曾停歇。
此刻,他手中正拿著一份来自大同署理处的例行季报。
公文格式严谨,词句平实,详述了大同府近期边情、侦缉事务、人员调动及功过赏罚。他的目光,却久久停留在其中几行字上:
“试百户沈藤(註:季报发出后已擢升实授百户),忠勇勤勉,屡立战功。
先於乱石坡侦得韃酋动向,率十骑力拒三百精骑,缠斗逾时,待援军合围,终阵斩贼酋巴尔特,保全军粮。
后又於流沙海,夜袭千骑韃营,製造混乱,配合大军,大破敌虏,夺回沙井军马场失马,功勋卓著,已报兵部请功。”
“沈藤……。”陆炳的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这个名字,他並非第一次听到。
前番东厂太监曹吉祥巡边归来,於陛下面前奏对时,便似乎不经意间提过此人之名,言语间颇多讚赏。
当时他並未太过在意,边將勇武之辈层出不穷,能入东厂法眼,或许是使了银钱,或许另有机缘。
但如今再看这份由马半山呈报的公文,所述功绩之实在、之显赫,绝非寻常。
以十骑撼三百骑,阵斩酋首;夜袭千骑大营,这绝非侥倖可言,非有万夫不当之勇、临机决断之智不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