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人,是我们失职 锦衣如潮
暗地里,所有的调查力量则转入更深、更隱蔽的地下。
“泥鰍”的人不再试图接触核心人物。
而是转向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边缘人物:魏国公府別业周围的菜农、更夫、轿夫;漕运衙门底层那些不得志的胥吏;甚至浙江那些涉案官员在南京的远房亲戚、旧日同窗……。
沈藤自己则闭门不出,日夜研究那份从芸娘处得来的残缺帐本和密信。
他相信,赵奎拼死留下的这东西,绝不仅仅是指向那五万两银子那么简单。其中必然还有更深的秘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深夜,沈藤反覆比对帐本上几处模糊的数字和代號时,忽然发现了一个规律:有几笔异常庞大的“损耗”款项,最终流向的並非那几家皮货行或绸缎庄,而是一个极其隱晦的標记——“丙辰漕改”。
“丙辰漕改?”沈藤皱紧眉头,立刻翻阅带来的卷宗。
他发现,“丙辰”是去年的年號,而“漕改”……。
他猛地想起,去年朝廷似乎確实有过一次关於漕粮运输章程的微小改动,主要涉及运输路线的局部调整,並未引起太大注意。
难道……贪墨的军餉,被偽装成了漕运改革的“试点成本”或“损耗”,並通过这个名义洗白了?
这个发现让他精神大振。
如果真是这样,那涉及的就不仅仅是贪墨,更是欺君罔上。
而且,能够动用“漕改”名义,绝非浙江一个参政或魏国公府旁支子弟能做到的,背后必然有级別更高、能影响朝政的大人物。
就在此时,“泥鰍”也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他的人从一个给魏国公府別业送了几十年菜的老农口中得知,去年底,別业確实换过一任管家。
新管家来的前后,別业里確实运进运出过不少“沉甸甸的大箱子”,而且守卫极其森严,不像寻常货物。
时间点与“丙辰漕改”及军餉亏空案完全吻合。
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更可怕的可能性。
然而,就在沈藤准备顺著“丙辰漕改”这条线深挖下去时,一个噩耗传来:提供关键证据的芸娘,在锦衣卫的“保护”下,竟然中毒身亡了。
死因是食用了一份被人下了剧毒的点心。
消息传来,沈藤如遭雷击,他亲自布置的保护,竟然出了如此紕漏。
“大人,是我们失职。”负责看守的緹骑跪地请罪,面色惨白:“那点心是醉仙楼一个丫鬟送来的,说是芸娘平日惯吃的。
我们检查过,银针试毒也没试出来,不知是何种奇毒。”
灭口,这是赤裸裸的灭口,而且是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对方的气焰已经囂张到了极点。这是在向他示威。
苏安邦闻讯赶来,更是面无人色:“完了,完了,人证死在我们手里,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那帮御史肯定会藉此大做文章。”
沈藤死死攥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愤怒和挫败感几乎要將他淹没。但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