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昔日的调皮捣蛋鬼 我能给物品加个点
穿一板灯泡赚40块钱,全家老少一起干,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也能完成两、三板。
眼下需要给加工后的驱蚊贴纸打包,同样可以参考这种家庭作坊的计件模式。
金牙叔一听陈觉提起这段巷子往事,也是满脸唏嘘:“开灯厂的老邓都发財有些年头了,一家五口后面全部移民去了澳洲,没想到阿觉你长这么大还记得这回事。”
陈觉闻言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当然记得!我小时候和几个同学放学后,偷偷往他们家灯厂门口晾晒的油漆灯板上撒过尿。后面不小心被邓叔叔逮了个现行,还是我爷爷拿了包香菸上门求人把我赎回去的。”
金牙叔一听这糊涂往事顿时会心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年纪大了,就爱去听这些过往故事。
不过再看眼前这位巷子里昔日调皮捣蛋的少年,现在都长大成人有自己事业了。金牙叔这位巷子里的老江湖也不含糊,立马在社区群里帮陈觉招募起了打包人手。
……
有了熟人的帮助,一早上功夫就有好几个住附近巷子里大姐、大妈去便利店找陈觉要接计件的打包活。
陈觉手把手演示了一番,教她们如何打包后,就把手头有的几百份原材料都陆续分发了出去。
最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安县地区的鞋厂不怎么灵了,像这种能拿回家庭做的副业越来越少。
再加上陈觉开的工价不低,打包1份驱蚊贴纸给3毛钱。
又不是什么重活脏活,手脚勤快一点的家庭主妇,拿材料回去一天抽空打包个4、500件赚个日常开支生活费绝对没问题。
当然,3毛钱一件的价格也是和金牙叔商討过后得出的结果。
工价低了没人愿意做,价格给高了又容易闹出別的矛盾。
至於昨天来的两位吴姐和娟姐,一听可以把材料拿回家打包也是开心的不行。
像她们这样的家庭主妇,平日里除了抽空出去接零工,还要忙著操持家务、照顾家里老小。
这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都变得弹性自由了,对於她们而言绝对算得上帮大忙了。
因此对计时改成计件,两位大姐都没有什么怨言。
只不过陈觉显然低估了,自己散播出去的招募打包零工的影响力。
还没到午饭点,虹南社区里的主任李玉凤就带著两个穿著马甲的工作人员找上了门。
“陈觉,你可以啊!不声不响都当上大老板,做起大生意了!”李主任笑眯眯地进店里了解起了相关情况。
“李主任,我这算是哪门子大老板,都是些小本生意,在网上小打小闹。”陈觉出面招呼道。
像这种刚起步的网店事业,按理说社区里不应该插手干涉的。
可是陈觉现在托金牙叔大肆在巷子里招空閒的零工,而且参与其中的都是些经济比较拮据的家庭主妇,在社区里压根就瞒不住。
李主任估计看出了陈觉不太应付这种场面,於是就耐心解释道:“放心吧!社区来找你不是啥坏事。”
“最近上面街道在徵集精准扶贫的先进份子事跡,我看你这网店生意就做的挺好,先富带动后富。还知道给巷子里的贫困家庭创造机会,分担就业压力,就先过来踩踩点。回头等正式徵集了,我把阿觉你的先进事跡也报到街道里去。”
说完,跟在李主任身边的两位年轻小姑娘就递了个表格过来,让陈觉简单填一下。
其中一位戴眼镜的矮个子姑娘还拿出本子,向陈觉详细问起了僱佣零工的各种细节,快速在本子上做笔记,一看就是打算回去撰稿的。
至於另外一位画著淡妆,扎著马尾的清秀妹子私底下还衝陈觉眨了眨眼,明显就是他从小到大认识的巷子熟人。
只是时间一久没联繫,女大十八变,陈觉一下没认出来。
等填完表,了解完相关情况,李主任领著俩人就去另外一家开製衣工厂的打听情况去了。
不过等这三人离开没多久,陈觉的手机上就收到了先前那位清秀妹子,通过一个沉寂许久的虹南小学班级群发来了私聊消息:“陈觉!你居然没认出我?我是和你同班的李梅呀!(敲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