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大家都是造反的,怎么还分三六九等啊?”
谁还不是个皇子了?
同安公主转过身,手里的灯笼微微抬高,照亮安王不甘心的眉眼。
“十二叔。”她轻声道,“你也不想被关在这里一辈子吧?”
安王眉梢微挑,“怎么,他终于要大发慈悲放了我吗?或者流放我?西北还是岭南?”
他故意挑衅地看着同安公主:“大侄女,回去问问你父皇,他敢放了我吗?”
他现在是龙困浅滩,空有一身本身无处施展,只要庆熙帝为了所谓的面子把他放出去……安王有信心自己不论到哪儿都能开出一片新天地。
同安公主面带微笑:“不必请示父皇了,我今日就是奉命来处置你们的。”
她轻轻一挥手,一队训练有素的锦衣卫如鬼魅般从阴影后现身,动作麻利地打开牢门,将安王,恒王全家反捆了双手,系成一串牵出来。“
恒王世子脸都吓白了,这是什么意思?是要趁着月黑天高把他们偷偷拉出去砍头吗?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抱住一根栏杆不撒手,哭天喊地:“我不走,我不想死……”
同安公主没好气地踹他一脚,“谁说要杀你们了?快点起来,否则我真把你关在这里一辈子。”
……不杀,那就是流放了?
只要能活着,谁想死啊?
恒王世子麻利地爬了起来,对同安公主挤出个笑脸:“姑姑,你行行好告诉我,皇祖父要送我们去哪儿?辽东太冷,岭南湿热还有瘴气……不如送我们回老家守皇陵也好啊?”
同安公主斜他一眼:“不孝子孙还有脸去守皇陵?别打扰祖先的清静了。”
她又来到牢房另一头,这边关押的都是朝廷官员,有恒王党,裕王党,还有之前侥幸逃过一劫的安王党,可谓是“人才济济”。
对这些人同安公主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冷冷道:“你们不是都想争个从龙之功吗,父皇便给你们一个机会。带走!”
一行人被带出天牢,塞进专门押送犯人的铁马车,乘着夜色飞快出了京城,一路向西来到张家湾码头。
天色将明未明,薄青色的雾气中,几艘官船静静矗立在平静的运河水面上。
等安王和恒王他们下了车,看清周围景象时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哪条流放路线是要到码头走水路的?
恒王世子沾沾自喜,难道真要送他们回老家守皇陵?
一群人稀里糊涂地上了船,同安公主才姗姗而来,站在甲板上淡定开口:“你们先坐船到姑苏,然后换了大船出海港,一路向东抵达倭岛……”
恒王世子惊掉了下巴,脱口而出:“皇祖父要把我们流放到那个鸟不拉屎的破岛上去?!”
所有人都是一脸迷茫。
他们想过无数个自己的结局,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被送出国啊!
这还不如去岭南呢,好歹岭南有荔枝有芒果……
况且海上天气瞬息万变,那些远洋商队出海都是九死一生,他们要是在途中遇到什么风暴海啸,一个浪头打过来,不就全军覆没,葬身鱼腹了?
人群开始骚动,有年纪大的官员一屁股坐在甲板上哭嚎起来,“还不如现在就杀了我,也好过这样受罪……”
噌地一声,站在同安公主身后的锦衣卫们齐齐拔刀,雪亮的刀锋闪过天际,映出她坚毅冰冷的眉眼。
同安公主缓缓开口:“我给你们两条路,一是乘船出海,从此你们不再是大邺子民,在岛上做的一切事情都与大邺无关,你们没有家族,没有朝廷助力,能活成什么样全凭你们的本事……”
安王的眼神瞬间火热,重新燃起了熊熊野心。
他问:“陛下真的就这么放我们自由了?没有别的条件吗?”
“不愧是十二叔。”同安公主轻勾唇角,“条件嘛,很简单,一年之内,无论你们是偷是买还是抢,必须给大邺送回一百万斤铜,一百万斤白银。”
安王很快就想明白了,哼笑一声:“是滇南的铜矿快要开不出来了吧,大侄女,你这是拿叔叔当卖苦力的矿工呢?”
“十二叔是不敢,还是不能?”同安公主抬手指了一下码头,“你要是摇摇头,我现在就派人把你送回天牢蹲着去。”
她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荣成县主,意味深长,“这开疆拓土,在异国称王的不世之功,就只能留给别人了。”
恒王世子举起手,“姑姑,你说的第二条路是什么?”
他还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能留在大邺,谁愿意漂洋过海啊。
同安公主只是瞥了一眼那些吵嚷不休的官员,面无表情道:“第二条路,就是本宫现在送你们上路。”
锦衣卫齐齐挥刀,往前跨了一大步。
哭闹声瞬间戛然而止,甲板上安静得落针可闻。
一名官员跑到恒王身边,积极献策:“一定是陛下心疼子孙,才给您留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啊。不就是区区一个倭岛,一群土财主打来打去,还敢自称称什么战国争雄?王爷身边有我们这么多人辅佐,一定能让陛下对您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