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和李世民唱双簧 唐而皇之
大唐立国之初,便是凭著铁骑横扫四方,如今国力鼎盛,对付一个高昌,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举手之劳。
然而,文官队列中却传来不同的声音。
房玄龄缓步走出,手中笏板轻轻一叩,语气沉稳:“陛下,眾將士勇武可嘉,然用兵之事需三思。”
“高昌虽小,却地处吐鲁番盆地,城郭坚固,且交河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西突厥与高昌暗通款曲,若我大唐贸然出兵高昌,西突厥极有可能出兵相助,届时我军將陷入双线作战之境,恐生变数。”
虞世南紧接著说道:“玄龄公所言甚是。再者,征討高昌需从河西调粮,河西近年虽有收成,但路途遥远,粮草转运耗费巨大,恐加重百姓负担。”
“依臣之见,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高昌,晓以利害,同时遣使西突厥,许以好处,令其与高昌断交。若高昌仍执迷不悟,再议出兵不迟。”
“此言差矣!”侯君集立刻反驳,“高昌与西突厥勾结已久,岂是几句言辞便能离间?麴文泰近年来阳奉阴违已不是一次两次。若再姑息,只会让他越发肆无忌惮!”
“將军莫要衝动,”房玄龄耐心解释,“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大唐如今虽强,却也需爱惜民力。若能通过其他手段解决,何必让將士流血、百姓受累?”
尉迟恭性子急躁,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麴文泰那廝见我大唐使者,竟说『唐距我七千里,沙磧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大军岂能至?』此等狂妄之言,若不给他点顏色看看,我大唐顏面何在?”
双方各执一词,爭论不休。
文官们顾虑粮草、外敌与民生,主张谨慎行事;
武將们则看重大唐威严与军事威慑,力主出兵。
殿內的气氛愈发紧张,双方看向彼此的眼神都快要喷出火来。
而始作俑者长孙无忌却老神在在,似乎一切与他无关一般。
同样,李长青也没有急於开口,而是暗中打量李世民和仿佛事不关己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这个老阴逼,明显不对劲。”
“史书上大唐要灭高昌,要在四年后啊。特么的不会高昌此时压根没有与西突厥暗通款曲,一切都是这两人自导自演吧?”
“其目的,就是找个藉口,把高昌给做了!”
对大唐而言,高昌的確是个棘手的存在。
它位於丝绸之路北路的核心节点,东接玉门关,西连焉耆、龟兹,南邻鄯善,北靠西突厥,堪称“西域门户”。
麴文泰凭藉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垄断了北路商道,不仅向过往商队徵收重税,还时常劫掠那些不愿屈服的小邦商队,將所得財物一部分据为己有,简直富得流油。
想到此处,李长青当即出列,他也要和李世民唱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