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鷸蚌相爭渔人得利 唐而皇之
此言一出,当即引来不少人的喝彩。
长孙无忌大声道:“殿下此计甚妙!若楼兰古路修復,焉耆便能成为南路连接点,过往商队必然会经过焉耆,届时焉耆不仅能收取商税,还能凭藉地理位置成为西域新的商贸地带。如此丰厚的利益,焉耆王岂能不动心?”
“届时,鷸蚌相爭渔人得利!我大唐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削弱高昌对丝绸之路的控制。”
“焉耆?”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太子殿下是想借焉耆之力,开闢新商路?”
“正是。”李长青点头,“焉耆与高昌素有仇怨,且焉耆若能掌控新商路,便能获得巨额商税,此乃利之所趋。焉耆王若同意修復楼兰古路,高昌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商队若能绕过高昌,谁还愿意忍受它的重税与劫掠?届时高昌的国库收入必將大幅减少,岂敢继续在大唐和西突厥之间左右逢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高昌绝不会坐视焉耆崛起。麴文泰一旦发现楼兰古路对其垄断地位的威胁,必然会对焉耆发难,或派兵侵扰,或封锁焉耆与北路的通道。而焉耆若有我大唐撑腰,自然不会屈服,两国矛盾必当激化。”
“如此,高昌为保自身利益,要么彻底臣服大唐,要么向西突厥求援。”李长青的声音陡然变得坚定,“西突厥若出兵相助,便是公然与我大唐为敌;”
“若不出兵,高昌必对其心生不满,二者的关係便会出现裂痕。无论哪种情况,我大唐都占据主动。”
“若西突厥出兵,我大唐便有充足理由征討高昌与西突厥,名正言顺;若西突厥不出兵,高昌孤立无援,我大唐再出兵討伐,便能一举拿下高昌。”
李世民和不少大臣听完,都连连点头。
若真如李长青所言,高昌將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要么彻底臣服大唐,不敢再有二心。
要么彻底倒向西突厥。
可真到了那个时候,西突厥会愿意为高昌出兵吗?
“拿下高昌之后当如何?”长孙无忌追问,他已看出此计的精妙,却仍需確认。
“拿下高昌后,”李长青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大唐可在高昌故地设立西域都护府,派遣重兵驻守,同时掌控北路与新修復的南路商道。届时,西域诸国见我大唐既能以谋略制敌,又有强大兵威,必不敢再有二心。丝绸之路的控制权,自会重回我大唐手中。”
一时之间,殿內鸦雀无声。
文武大臣们都在消化李长青的计策,尉迟恭摸著下巴,眼中的疑惑渐渐变成了赞同。
此计虽不似直接出兵那般痛快,却能以最小的代价达成目的,还能避免与西突厥过早衝突;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认可,他们没想到太子殿下不仅考虑到了眼前的高昌问题,还兼顾了对西突厥的牵制与西域的长远治理。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沉声道:“太子此计,甚妙!既避我军之短,又攻高昌之弱,还能藉机离间高昌与西突厥,为日后掌控西域铺路。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太子殿下此计精妙绝伦!”房玄龄率先躬身行礼,“修復楼兰古路,借焉耆之力制高昌,既无需贸然出兵,又能断高昌之根,实乃万全之策!”
“臣附议!”长孙无忌紧隨其后,“此计不仅能解决当下丝路之困,还能为设立西域都护府铺路,长远来看,对我大唐掌控西域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