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马灯下诉绣坊,水军前护非遗 文物唤醒系统:从修帐本开始
第二天一早,林砚打开手机,发现事情有了转机——昨晚发的“陈老讲绣史”视频,播放量涨到了五万,评论区里,水军的恶意评论被粉丝的证据贴压得看不见;更让他惊喜的是,之前拍的“修復民国苏绣手帕”视频,突然被推上了热门。
视频里,林砚正用放大镜对著手帕边角,指尖蘸了点稀释的苏木汁,轻轻擦过荷叶背面——原本淡得几乎看不见的“泽记”朱印,慢慢显露出清晰的字跡。“你们看,这印是用硃砂加桐油调的,民国泽家走私绣品时,都会在隱蔽处盖这个印。”他指著印边缘的磨损,“这是手帕常年摺叠造成的,不是新盖的,说明手帕確实是当年泽家走私的漏网之鱼。”
镜头拉近,能清晰看到印泥里的细小红砂粒,还有手帕布面上的“套针”针脚——每片荷瓣都分三层叠绣,最细的丝线只有0.06毫米,在光下像透明的。弹幕里,之前的质疑声不见了,全是惊嘆和支持:
“天!这印也太隱蔽了!林砚也太细心了吧!”
“原来苏绣这么讲究,三层叠绣,手艺人太牛了!”
“泽家连民国就开始走私了?必须严查!”
“已关注!支持非遗,支持林砚!”
到中午时,“修復民国苏绣手帕”视频的播放量破了十万,帐號粉丝一下子涨了八千,私信里全是求购文创、諮询苏绣课程的消息。夏晓雨抱著手机,笑得露出左边的小虎牙:“林砚哥!咱们火了!好多汉服博主都来问能不能合作,还有人想加盟卖咱们的围巾!”
苏婆婆坐在绣绷前,手里的金线终於落了下去,针脚密得像撒了把细沙:“太奶奶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咱们的手艺,终於有人信了,有人爱了。”
陈老翻著帐册,眼神里带著欣慰:“水军再狠,也抵不过真凭实据。泽家想抹黑咱们,没那么容易。”
林砚摸了摸口袋里的银质绣针,针尾的“苏”字在阳光下泛著暖光。他点开周明发来的微信,里面只有一句话:“水军的证据我已经让技术科存了,泽家要是再闹,咱们就报警。你们做得好,真手艺,就该被看见。”
而此刻,明远文旅的办公室里,泽明远盯著电脑屏幕上的视频,手指把钢笔捏得发白。视频里,陈老展示帐册的画面、林砚发现“泽记”印的细节、粉丝的支持弹幕,像一根根刺扎进他眼里。“废物!”他把钢笔摔在桌上,墨水溅到染坊地图上,“一群水军都搞不定,还让他们涨了粉!去,把林砚工作室的供应链给我断了,我看他们还怎么做文创!”
副总战战兢兢地应下,转身要走,泽明远又喊住他:“还有,去查查那个『苏氏非遗守护团』,给我把领头的找出来,让他们知道,跟泽家作对,没好下场!”
漕瀆的风穿过工作室的布帘,带著草木的清香。林砚看著墙上涨粉的提示,又看了看苏婆婆手里的绣绷、陈老面前的帐册,心里清楚——线上口碑反转只是开始,泽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只要他们守著真手艺,握著铁证据,有粉丝和周明的支持,就不怕泽家的狠毒手段。
马灯的光晃了晃,把帐册上的“强买”二字照得格外清晰。林砚知道,这些字,这些针,这些粉丝的支持,都是苏氏传承的底气。以后,他还要拍更多视频,讲更多苏氏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非遗不是老古董,是能对抗黑暗、守住光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