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交流盛会聚宾朋 非遗新程启华章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清溪荷韵·第373章 交流盛会聚宾朋 非遗新程启华章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清溪村的荷塘上,荷叶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是撒了一地的碎钻。许朗站在荷塘埂上,手里拿著国际非遗交流节的筹备清单,正和村里的干部们核对细节。“舞台就搭在荷塘东边的空地上,得用竹编的材料做背景,再掛些荷染的布料当装饰,这样才符合咱们清溪的特色。”他指著远处的空地,语气里满是期待,“还有嘉宾的接待,马可和汉森下周就到,得安排住在老郑叔的民宿里,让他们体验体验咱们的农家生活。”

旁边的村主任点点头,在清单上记下:“我已经让村里的妇女们准备农家菜了,李大嫂说要做荷香酥、莲子燉鸡,还有她新研发的荷叶粥,保证让嘉宾们吃得满意。”正说著,苏晚从荷染工坊走过来,手里拿著一卷荷染布料:“许朗,你看这布料当舞台装饰行吗?王婶昨天染的,是淡绿色带点荷纹,掛起来肯定好看。”

许朗接过布料,对著阳光看了看,布料的顏色温润柔和,荷纹若隱若现。“太合適了,”他笑著说,“你再让王婶多染几卷,掛在舞台两侧,风一吹,布料飘起来,肯定特別有氛围。”苏晚点点头,又想起一件事:“对了,林晓说海外帐號上有不少网友问能不能线上观看交流节,咱们得找个人负责直播,把清溪的非遗展示给更多人看。”

“让陈雨来吧,”许朗说,“她在巴黎做过直播,有经验。我已经跟她联繫好了,她下周会带著巴黎体验中心的几个店员一起回来,还能帮忙接待国外的顾客。”两人正商量著,林晓背著书包跑过来,手里拿著一个平板电脑:“苏姐、许书记,你们看,这是我做的交流节宣传视频,里面有周师傅编竹编、王婶染布的画面,还有咱们村的荷塘景色。”

苏晚接过平板电脑,点开视频。视频一开始,就是周师傅手里的竹丝在指间翻飞,不一会儿就编出一个小荷;接著是王婶在染缸前搅动染料,荷染布料在水中慢慢变色;最后镜头拉远,荷塘里的荷竞相开放,配上轻柔的音乐,让人看著心里格外舒服。“做得太好了!”苏晚忍不住称讚,“把这个视频发到海外帐號上,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

接下来的几天,清溪村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周师傅带著学员们在空地上搭建舞台,竹编的背景架一节节拼接起来,上面还编了小小的荷图案;王婶则带著村里的妇女们染布料,染好的布料掛在院子里,红的、绿的、蓝的,像一道彩色的风景线;李大嫂的点心坊里,莲子慕斯、荷香酥的香味飘出老远,她还特意做了几个荷形状的蛋糕,准备在交流节上展示。

周五这天,马可和汉森终於到了。马可穿著一件浅色的休閒西装,手里拿著一个笔记本,一进村就被荷塘的景色吸引了:“这里太美了,比我想像中还要漂亮。”汉森则戴著一顶遮阳帽,手里拿著相机,不停地拍照:“我要把这里的景色拍下来,放到慕尼黑的专卖店里,让更多人知道清溪村。”

苏晚和许朗带著他们去了老郑叔的民宿。民宿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已经摆好了竹编的桌椅,桌上放著刚泡好的莲子茶。老郑叔笑著迎上来:“两位客人,一路辛苦了!快坐下来喝杯茶,歇歇脚。”马可坐在竹编椅子上,摸了摸椅子的扶手:“这竹编手艺太精湛了,坐著也舒服。”

下午,苏晚带著马可去了竹编工坊。周师傅正在教学员们编竹编收纳盒,看见他们进来,赶紧停下手里的活。“马可先生,欢迎你来参观!”周师傅递给他一根竹丝,“你试试,编竹编得先把竹丝泡软,不然容易断。”马可接过竹丝,学著周师傅的样子在水里泡了泡,然后尝试著编了一个简单的纹,虽然编得歪歪扭扭,但他笑得很开心:“这比设计图纸难多了,每一根竹丝都得用心。”

苏晚在旁边介绍:“周师傅编竹编已经四十多年了,村里的年轻人都跟著他学。这次我们想跟你合作设计环保手袋,竹编手柄就由周师傅和学员们来做,荷染面料由王婶负责,咱们一起把清溪的手艺融入到设计里。”马可点点头,拿出笔记本,翻出之前画的手袋设计图:“我觉得可以在手柄上编点荷纹,和面料的荷染图案呼应,这样更统一。”

第二天,汉森去了慕尼黑专卖店在清溪村的供货仓库。仓库里,竹编餐具、荷染服饰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小辉正带著几个村民打包货物。“汉森先生,你看这些货,都是按你要求准备的,竹编餐具用荷染布料做了缓衝,肯定不会损坏。”小辉指著打包好的箱子说。汉森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一个竹编碗,碗的边缘光滑,没有毛刺:“质量比上次更好了,这样顾客肯定会更喜欢。”

周日这天,国际非遗交流节终於开幕了。清晨,荷塘边的空地上就挤满了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不少国外的嘉宾。舞台上,竹编的背景架掛著荷染的布料,风一吹,布料轻轻飘动,像是在跳舞。许朗走上舞台,手里拿著话筒:“欢迎大家来到清溪村,参加这次国际非遗交流节。清溪的竹编和荷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让非遗走向更远的地方。”

许朗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著,表演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王婶带著荷染工坊的妇女们展示荷染技艺,她们手里拿著坯布,在染缸里轻轻一浸,再捞出来,坯布慢慢变成了淡绿色,上面还印著荷纹。台下的观眾看得入迷,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然后是周师傅和学员们的竹编表演。周师傅手里的竹丝像有了生命,一会儿就编出一个竹编篮子;林晓和其他学员则一起编一个大的竹编荷,十几个人分工合作,竹丝在他们指间翻飞,不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竹编荷就成型了。台下的马可忍不住站起来鼓掌:“太精彩了!这简直是艺术品。”

表演结束后,就是非遗体验环节。游客们可以跟著王婶学染小手帕,跟著周师傅学编竹编小掛件。一个来自上海的小女孩,在王婶的指导下,把一块白色的手帕染成了淡粉色,上面还印著小小的荷。“我要把这个手帕送给妈妈,”小女孩高兴地说,“这是我自己染的,特別有意义。”

汉森则在一旁的展示区,向游客们介绍慕尼黑专卖店的產品。他拿著一件荷染防晒衣,对游客们说:“这件防晒衣用的是清溪村的荷染工艺,防晒指数spf50+,穿起来舒服又环保。在慕尼黑,很多顾客都喜欢这样的產品,因为它不仅实用,还蕴含著中国的传统文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