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6章 邮袋载心赴米兰 竹纸融情绘新章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染坊里,王婶和李姐她们已经开始染笔记本封面的布料了。这次用的是浅米色的坯布,染料里加了少量的荷叶粉末,染出来的顏色是淡淡的青绿色,像初春的荷叶。“这种顏色做笔记本封面肯定好看,”王婶用长杆挑起一匹染好的布料,“既清新又不张扬,学生和上班族肯定都喜欢。”苏晚走过去,摸了摸布料的质感,柔软又挺括,刚好適合做封面:“王婶,您染的时候多注意点温度,这种浅色最容易染。”“放心吧,我盯著呢!”王婶笑著说,手里的长杆轻轻搅动著染缸里的布料。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老张从印刷厂打来电话,说五百本笔记本的內页已经印好了,下午就能送过来。苏晚连忙答应,又跟他说好了封面布料的尺寸,让他帮忙预留出装订的位置。掛了电话,她又给陈雨发了微信,告诉她竹编书籤的样品已经在编了,过两天就能寄去巴黎。陈雨很快回復,还发了一张林晓在书店的照片,照片里林晓正拿著一张竹编书籤的设计图,跟书店老板討论细节,老板手里还拿著一本荷染笔记本的样品,看得很认真。

101看书 找好书上 101 看书网,101????????????.?????超方便 全手打无错站

“林晓说书店老板特別喜欢竹编书籤,想让咱们在书籤上刻上巴黎书店的名字,”陈雨的消息里带著笑意,“还说要是销量好,以后每个月都要订一批。”苏晚看完消息,心里更有底了,她走到院子里,看著小宇他们编好的一堆竹编书籤,有的刻著荷,有的刻著荷叶,还有的刻著“清溪”两个字,每一个都精致可爱。

中午的时候,第一批竹编书籤已经编好了五十个,周师傅把它们放进一个竹篮里,撒上少量的薄荷粉,既能防虫,又能让书籤带著淡淡的清香。“这些书籤明天就能寄去巴黎,”周师傅笑著说,“让巴黎的顾客也尝尝咱们清溪竹编的味道。”苏晚点点头,又拿起一个书籤,仔细检查了一遍:“每个书籤都要包上荷染布的小袋子,这样既好看,又能保护书籤不被磨损。”

下午两点多,老张推著三轮车送来了笔记本內页,整整五大摞,纸页间还带著淡淡的油墨香。“內页都按你说的,每本三十页,边角都磨圆了,不会划手。”老张一边搬內页,一边说,“封面布料要是染好了,隨时给我打电话,我来取,三天就能装订好。”苏晚连忙道谢,又领著老张看了染好的封面布料:“您看这个顏色和尺寸行不行?要是不够,我们再染一批。”老张拿起一块布料,摸了摸厚度,又看了看顏色:“刚好!这个顏色和內页很配,尺寸也合適,就用这个。”

送走老张,苏晚又去染坊看了看,王婶她们已经染好了两百张封面布料,都晾在了院子里的竹竿上,淡淡的青绿色布料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小小的荷塘。“这些布料明天就能干,后天就能送去过胶,”王婶笑著说,“等装订好了,咱们的荷染笔记本就能寄去巴黎了。”

傍晚的时候,阿明从村里的快递点回来,手里拿著一张签收单:“苏干事,马可那边收到样品了!快递员说,马可打开盒子的时候特別高兴,还说手袋比他想像的还好。”苏晚接过签收单,心里的石头终於落了地,她连忙给马可发微信,问他手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马可很快回覆:“完全不需要调整!手袋的顏色、做工都很完美,我已经跟皮具店老板说了,他也订了两百个,明天我就把订单发给你。”

苏晚看著手机屏幕,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抬头望向院子里的景象:染好的布料在暮色中泛著柔和的光泽,竹编书籤整齐地摆放在竹篮里,周师傅和小宇还在忙著编新的竹丝,王婶在整理染坊的工具——每个人都在为了清溪荷韵的未来努力著。

夜深了,荷染工坊的灯还亮著,苏晚坐在石凳上,翻看著马可发来的新订单,订单上写著七百个手袋,还备註了要在手柄上加一个小小的竹编荷掛件。她拿起一个竹编荷掛件,放在手袋样品上,刚好合適。月光洒在院子里,落在染缸里,映出一圈圈淡淡的光晕,竹丝在月光下泛著浅黄的光泽,染好的布料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片温柔的云。

苏晚站起身,走到染缸旁,看著里面剩下的染料,心里充满了希望。这些普通的竹丝和布料,在清溪人的手里,变成了带著温度的手工艺品,它们不仅承载著清溪村的文化,更连接著米兰、巴黎,连接著更远的地方。她相信,总有一天,清溪荷韵的名字会传遍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叫清溪的小村,那里的人们用双手编织著美好的梦想,用荷染和竹编,讲述著一个关於传承与热爱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荷染工坊就又热闹起来了。王婶带著村里的姐妹们开始裁手袋的布料,剪刀划过布料的声音清脆悦耳;周师傅和小宇他们在院子里编竹编荷掛件,竹丝在他们手里灵活地穿梭;阿明则推著小推车,去布料作坊取新订的坯布——马可的七百个手袋订单,需要更多的布料和竹丝,他们要儘快赶工,不能耽误交货时间。

苏晚也没閒著,她拿著马可的新订单,逐一核对布料和竹丝的数量,確保每一样材料都足够。“王婶,咱们还需要染五百米坯布,”苏晚拿著订单说,“马可的七百个手袋,加上之前剩下的,刚好够。”王婶点点头:“我这就安排,今天先染两百米,明天再染三百米,保证不耽误裁布。”

周师傅也走了过来:“竹编荷掛件我已经教小宇他们编了,今天就能编两百个,剩下的五百个,三天就能编完。”苏晚笑著点头:“太好了!咱们分工合作,肯定能按时交货。”

阳光渐渐漫过荷塘的堤岸,落在荷染工坊的青石板上,將染坊里的栗子壳染料映得愈发温润。院子里,竹刀劈竹的脆响、缝纫机的噠噠声、竹丝穿梭的轻响,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动人的歌,唱著清溪村的希望,也唱著清溪荷韵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