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云长益德 汉末昭烈行
死去的究竟是形形色色的穿越者,还是楼桑村里的紈絝少年呢。
其实,都不是。
刘备在浩繁的歷史长河中,委实算不得什么天赋过人之辈。
可论及意志力,却是独一档的存在。
面对夺舍者围攻,玄德像是一只雄狮,高高的昂起了头颅,顽强的撕碎了所有的鬣狗,並在此完成了蜕变。
他从楼桑村的懵懂少年,变为了知晓天命的知命郎。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儿的確杀死了过去的刘备。
杀死了他的幼稚、懒散、怠惰。
磨练出了一个更加坚韧、强大的少年玄德。
汉鼎倾危,兴亡在身。
国破家亡,近在眼前。
山河沦丧,兆民涂炭。
此中事,日夜警示著少年,今后之路,道阻且长。
唯有一刀一剑杀出生路,昭烈之行,方得始终。
於是,他防微杜渐,果断改正了自己的性格,从那一刻起,秉烛不歇,发奋苦学。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解无聊,??????????????????.??????超靠谱 】
读诸子、六韜、三略、吴子、司马法,兼读纵横之书,凡兵战、谋略、经国之道,无所不览。
为了防止在歷史线的关键节点掉链子,更是闻鸡起舞、日夜练剑、学习骑术、战阵、谋略。
当然,完全脱离生產去求学得钱,得大价钱。
好在,刘备之家境虽然贫寒,要靠织席贩履才能谋生,可楼桑村的刘氏家族却不贫寒,反而是世仕州郡的一方乡豪。
几个族叔眼见一眾紈絝里难得出了一个勤学苦读的后辈,皆是多有帮衬。
尤其是族弟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这位族叔一直把刘备视如己出。
叔父帮助孤苦无依的刘备办完了母亲的丧事,继续供养他读书学武。
既知未来,刘备自不敢再像以前那般怠慢,经过三年勤学苦读,锻炼身形,精雕细琢之下,这块璞玉已然有了少年英雄之姿。
身高八尺余,猿臂蜂腰螳螂腿,练成了猛將身板。
腹有诗书,文采斐然,出口成章。
更兼义薄云天,仗剑幽燕,早已闻名郡中。
於是,这三年来他身边徒眾渐多,豪杰归附,游侠们平日劫贼,偶尔也跟鲜卑人斗斗,日子过得甚是瀟洒。
如今这十里八乡都知道,幽燕但有不平事,直去楼桑找刘郎。
也正是因为刘备有这一层游侠身份,在县中更有號召力,公孙瓚才敢把押送奔命兵的活儿交给了他。
呼!
往事烟云散尽,刘备退出回忆,双目望向天空。
雪依旧那么大,可这回前路不再迷茫。
涿县刘氏在县內自然还算是一方人物,可扔到涿郡、幽州、扔到整个大汉作为舞台,那就屁都不是了。
就连去卢植门下求学,也只是钱买个学歷,没有门第傍身,想走经学的路子去跟大汉的天龙人比背景,那也是绝对比不过的。
汉末的社会已经阶级固化,如果没有乱世到来,刘备撑破天也就只能当到他爷爷辈能干到的官位——县令,到此就封顶了。
如今,摆在刘备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在涿县当游侠,是没有出路的,还是得靠著边州战事多,寻个机会亮亮相。
既然当不成董仲舒,那就得当霍去病。
“幽州事態紧急,必须儘早上路。鲜卑南下,既是大难,又是机遇。”
“如能抓住时机,提前躋身庙堂,这天命未必不可逆也。”
刘备启程回村,沿途雪漫归乡路。
……
朔风捲地,白草摧折。
几匹快马自北方奔来,髡头的鲜卑骑士勒马高坡睥睨著脚下的涿县,身后跟著七骑,却都是汉人面孔。
“弹汗山那边点名要颗人头。”
“身长八尺,耳朵不小,常覆青铜儺面。”
“探子探听了几个月方知,此人號为『知命郎』,乃是幽州出了名的游侠。”
“小可汗敕令,此行必得擒杀此獠,若纵其遁走……”金刀鏗然劈断面前枯树,“尔等提头来见!”
帐下骑手抚胸低吼,声如闷雷:
“唯!”
髡头骑手一跃而下,身后七骑奔驰。
一行人迅速进入城中,卫兵也没怎么为难,草草检查过通关符传和过所便放行了。
这也难怪,王朝末年军备废弛,边防漏洞百出,鲜卑人买些通关文牒、布置密探简直易如反掌。
穿越街渠閭巷,抵达城中的市集后。
领头的骑士下马,韁绳丟给了身后的苍头,他来到一处墙角边儿,確认无人后徐徐扒开地上的积雪,旋即撬开了冻硬的泥土,里面藏著一块绘製著马鹿图腾的铜牌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