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半步英雄也 汉末昭烈行
廉翻只觉得一股寒气縈绕周身,脸上的病態瞬间被惊褪得乾乾净净,只剩下一片死灰般的惨白。
豆大的冷汗,毫无徵兆地从他额头、鬢角、后颈爭先恐后地冒了出来,迅速匯聚成流,沿著他僵硬的脸颊和脖颈,滚落进官袍领口里。
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少倾,他镇定心神,將微微颤抖的双手,死死按在案几边缘,沉声道。
“柳城之战,確实是下官负责的。”
“刘备、徐荣若无我辽西军械支持,焉能打下胜仗?”
刘虞笑了。
“可府君文书里,却是只字不提刘备和徐荣。”
“这又是怎么回事。”
廉翻脸色阴翳:“州將!为了区区一介三百石的县长,得罪两千石,恐怕不理智吧。”
“这大汉呢,权力最大的还就是地方上的两千石,您总有一天会用得著老夫的。”
“递个顺水人情,將下官送上去,在官场上多个朋党,对州將没有坏处。”
刘虞闻声更是大笑:“府君是不是觉得,所有刺史到了任上,都得巴结你们这些两千石?”
“你是不是觉得,所有刺史都得与你们同流合污,那你是看错我刘虞了。”
“一个月前,柳城传回文书,有商人买通辽西官吏,得到通关符传,並私自將兵械运往平岗。”
“辽西武库令何在,我要亲自去查辽西的兵械、甲冑。”
“还要查府库里的存粮。”
“如果出了问题。我会上书朝廷!”
“廉太守,你好自为之。”
廉翻眼神好似要杀人。
听闻刘虞要查府库,在场官吏都不淡定了。
“等等,州將,你有什么资格来查我辽西府库?”
“你不过是个秩六百石的刺史,武库令也是六百石,汉制,边郡武库统辖於太守。”
“本府没同意,今天你便查不了。”
刘虞驀然回首:“怎么?明府这意思是不配合审查了?”
廉翻声音压得更低,带著一种阴森的语气:
“州將可知,老夫这一介游宦,当初是如何在这龙蛇混杂的辽西立足的?”
“初上任时,老夫下令將北边那些碍事的百姓南迁。州府里那些油滑的小吏,个个阳奉阴违,面上恭敬,背地里嗤笑老夫胆怯。”
廉翻的眼中泛起一层追忆的幽光,嘴角那抹笑意变得诡异而阴冷。
“很好。第二天,老夫便告诉他们,昨夜得一奇梦,於辽西故地孤竹城,得遇古之贤士伯夷之弟——孤竹君显圣!他泣告老夫,其尸身漂泊於辽海之上,饱受风浪侵蚀之苦,恳请老夫为其迁葬,入土为安。”
“孤竹君那可是大禹时代的人物,这帮滑吏哪里肯信?只当老夫是装神弄鬼,沽名钓誉,暗中讥笑老夫不如赵苞之人不知凡几。”
廉翻的声音陡然拔高:
“可偏偏就在第二日!辽海之上,波涛之间,当真漂来一具腐朽不堪的古棺!老夫亲自督率全郡官吏,齐聚海边观礼!老夫就专挑那些不服者,命他们近前,亲手为孤竹君挖掘坟冢……”
他眼中凶光毕露,仿佛又看到了那天的场景。
“你猜结果如何?第二天,这些小吏……全死了!七窍流血,死状悽惨!听说是孤竹君显灵,索了他们的命去!”
他阴惻惻地笑了起来,笑声在幽静的厅堂里迴荡,令人毛骨悚然。
“自此之后,这辽西郡府上下,便再无人敢违逆老夫半句。”
廉翻收敛了那令人不寒而慄的笑容。
“熹平年间,幽州刺史杨熹,督察奸枉,分辩白黑。蔡邕在朝中称他与益州刺史庞芝、凉州刺史刘虔,各有奉公疾奸之心。其余各州刺史,皆不称职。”
“杨熹倒是个好刺史,州將猜猜看他的结局如何?”
刘虞整理了衣襟,坦然道:
“回京后,被宦官设计,举族诛灭,妻女徙边。”
“州將也是有妻女的……凡事得饶人处且饶人,莫要把事做绝了。”
刘虞与廉翻对视良久,旋即走回来拍了拍廉翻的肩膀:“我有妻女,可明府你也有啊。”
“你背后站著的是浊流宦官,而我背后站著的是整个刘姓宗室。”
“来人,查府库。”
廉翻嘴角抽搐,露出了一抹苦涩……
……
“武库內缺少的兵器都去哪了?”
刘虞看过帐簿过后,一眼便看出全是假帐。
他將簿子丟在库內,巡视著偌大的仓库。
鲜于辅跟在他身后,无奈道:“刘玄德传回文书的那一刻,州將已然心知肚明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