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卢植盛讚,玄德当真是我大汉神剑也! 汉末昭烈行
第104章 卢植盛讚,玄德当真是我大汉神剑也!
昏暗的地牢中。
屋檐滴水。
卢植隨著赛硕的脚步缓缓进入若卢狱。
出人意料的是,刘备所居的地牢並没有阴冷之象。
刑具是没有用的,牢內的陈设都及其完备,每日餐饭皆为宫內珍。
“卢尚书放心,陛下有言,每日负责宫中饮食的太官令都会专门向若卢狱准时送出餐饭,陛下吃什么,刘君便吃什么。”
听到这话,卢植不禁眼神震动。
“陛下莫非不想害刘玄德性命?”
“哎呀,天子真要杀刘君,就该將他丟到廷尉府去处置了。”
“放在宫內,有陛下的人看著,总归是安全些。”
卢植恍然大悟,定是刘备说了什么犯忌讳的话不能传出去,灵帝用这种方式来保护他。
只是,他这边塞武人怎能得到天子这般青睞呢?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卢植拿不准,比至地牢大门之前时,赛硕在此停住脚步。
“小人就不打扰了,先行一步。”
卢植做了个恭敬的手势:“有劳中贵人带路了。”
赛硕闻言笑道:“小人一介黄门,怎能尊称中贵人呢。”
“卢尚书,请吧。”
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地牢內的刘备微微抬头。
立在阴影中的男子形长八尺,身姿挺拔。面容方正,轮廓硬朗。
他的鬢角已然染霜,灰白夹杂著沉静的墨色,从发梢细密地蔓延至耳后,如同秋日落满霜华的劲草。
饶是如此,头上的髮髻仍被他梳理得整整齐齐,並用一方半旧的深色巾稳稳包裹著。
走出阴影时,刘备方见这穿著一身褐色的袍服的男子,正是卢植。
刘备是做梦也没想到,卢植会来看望一介记名弟子的,他连忙从榻上起身,行礼道。
“卢公!”
“唉,你坐下,勿要声张。”
卢植走向地牢,却发现地牢的大门根本就没上锁—.
他环顾著刘备所处的环境,称不上极好,但也算得上是地牢中的vip了。
“汉孝成帝永始年间,由长安令尹赏主持建造了一种名为虎穴的监狱,用以关押罪犯“虎穴深入地下数丈,顶部覆盖石板,並由专人看守,因通风极差导致囚犯存活率极低。”
“若卢狱是宦官所掌,多用虎穴形制,不经廷尉审判,便常肆意杀人。老夫听闻,进了若卢狱的,多是站著进来,躺著出去。”
卢植看了一眼面色滋润的刘备:“你倒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能在若卢狱瀟洒度日的。”
刘备笑道:“这么说,倒是天子宽仁,有心饶恕备狂悖直言之罪了。”
卢植缓缓坐在刘备对面:“老夫倒是想知道,你与陛下究竟说了什么。”
“玄德,方便透露吗?”
刘备拱手道:“备自不敢隱瞒卢公。”
“当日陛下令备言说大汉衰败之情,务求真切。”
“备奉命行事而已。”
卢植抚须笑道:“怎么个说法?”
刘备正色道:
“天子说,大汉有今日,是歷代积弊无可迴转之过。”
“备问陛下,天下乱在官吏不法,可作为天子当真就没有一点错吗?”
“正所谓:上行虐,则下急刻。赋敛重数,刑罚无极,民相残贼,是谓亡国之祸。”
“內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顏,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汕,是谓乱源。”
“强宗聚奸,无位而尊,威无不震,葛相连,种德立恩,夺在位权。侵侮下民,国內哗喧,臣蔽不言,是谓乱根。”
“世世作奸,侵盗县官,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
“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隱蔽,不肖在位,则国受其害。”
“往昔,蔡师进忠言而被流放於外,不亦此呼?”
卢植抚须道:“此文出自於《黄石公三略》,玄德懂兵法?”
“哦,也对—你当是懂些兵法的,如若不然也不会立功於平岗。”
转而,卢植又问道。
“那么,玄德说这些的目的何在?你分明已经得了端门对策第一,有大好前程啊。”
“何故要冒死触怒天子,是你背后的党人要求的?”
刘备目光如炬,与卢植对视时,眼中的火光在燃烧。
他自然不能说自己看到了汉家覆灭的未来。
只能道是:“备生性弩钝,跟隨蔡公学习毛诗,许久也未能学得精髓。”
“蔡公在楼桑村与我讲《诗经·大雅·盪》篇时,备感悟之深,私下里是这么理解原文的。”
“凶暴强横,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害贤臣害忠良。”
“百姓悲嘆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
“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有朝一日国將亡。”
“黎元之音不可不闻,殷鑑不远,夏桀尤记、暴秦失鹿之危,只怕今当復矣。”
“汉家正值多难之秋,寒暑移位,稻稼不生,民生多。”
“备从涿郡南行,一路看惯悲苦眾生。”
“为求生存卖儿卖女者比比皆是,为躲避役自残身躯者充斥郊野。”
“而今大汉呢,朝堂之上,禽兽食禄,州郡小吏,率兽食人。
眾口相惑,纷纷渺渺。
吾观其野,草营胜谷。
吾观其朝,邪曲胜直。
吾观其吏,暴虐残贼。
败法乱刑,上下不觉。
此正亡国之时也。”
“卢公知道,那黎元百姓平素里是怎么咒骂大汉的吗?”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鉤,反封侯。”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卢公知道边塞兵土是何等憎恨汉家的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这一字一句,说得卢植心底发凉。
说得卢植羞愧难当。
言及朝中官卿之事,刘备又道是。
“夫五代之臣,以道事君,五代谓唐、虞、夏、殷、周也。大汉不认秦,以继承周统自居。”
“敢问,继周朝以上五代之臣,岂有本朝臣子这般儘是以权术欺君,以谬言祸君的?
,卢植很赞同这句话:“你继续说。”
刘备顿了顿:
“季世之臣,以諂媚主,不思顺天,专杖杀伐,越礼制,礼制崩坏,而生不臣之心北“今以大汉之广土,士民之繁庶,远超周时,而官无善吏,位无良臣。”
“难道是时之无贤?非也,皆由名实乖离,士人虚偽。”
“志道者日少,逐俗者渐多,天下之士,背实趋华。举孝廉,贤良方正者,不復依其才干,而论门第高下。”
“民间士人为此活名钓誉,州郡所举,岁且二百。览察其状,无一善类,皆为家中枯骨,只知爭权夺势,如此放豺狼入了朝廷岂不危险?”
“自古舍天子而事诸侯之臣,號为左官。如今天下人皆从左道,外附私家为君,官卿依託权门,以求容媚。”
“屡世三公台阁者,號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州郡小吏呼太守为府君,呼刺史为州君,呼举主为明公,动輒为举主杀人犯法,举主亦拼死保护属臣,免於责罚。”
“敢问,他们都是主君,那陛下是什么?”
“天下人不以陛下为主君,大汉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吗?”
“是以有主君庇护,小史纵横,海內贪猾,竞为奸吏。
天下飢谨,帑藏虚尽。
每出征伐,败多胜少。
兵士抄掠,酿出大乱。
战败之將,罚金抵罪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