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我等愿拜刘君为明公!  汉末昭烈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放箭!”

胆战心惊的弓手们没经过系统训练,別说临阵三矢了,能稳定射出一轮的都没多少。

歪歪扭扭的竹製箭矢很多都没对准方向,擦著汉军甲胃的边儿冲了过去。

一轮射击过去,命中率低的嚇人。

韩当的屯在最前方突袭,汉军弩骑手一轮骑射,反射的贼兵抱头鼠窜。

没有甲胃的贼人被乱箭射杀。

紧隨而来的是张飞的狂猛突击。

汉军骑兵越过辐重车,长矛所过户山遍野。

持著首刀的刀骑兵一跃进入乱兵中,左右挥砍,贼兵当即陷入混乱。

“稳住,稳住!给我点了车子,放火嚇他们的马!”

睦固的厉声豪呼在乱军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精锐正规军击败贼人就只需要接战就好。

一接战,受到惊嚇的贼兵就会崩溃。

倒是有那么两个胆大的放火点燃了辐重车,这也確实嚇走了不少汉军的战马。

但隨著关羽的甲装骑兵抵达战场,这一切的闹剧宣告结束。

身骑高头大马的二爷,人穿双甲,马戴马甲,一挑飞燃烧的车轮,从正前方撕开了一条道路。

战马跃入火中,在人群中狂飆突进,身后的阎柔带著骑兵尾隨而至,骑兵践踏,所过尸首具碎。

睦固脸色铁青,他急忙上马,扭头弃军而走。

奔不百步,一匹白马,快如闪电,远远超过所有的汉军骑兵追到了睦固身后。

眭固还未回头看清那人身影,首刀一刀断喉。

继续凭藉惯性向前冲了十几步后,刘备勒住马韁,的卢马这才调转马身,回到了睦固的身旁。

“白兔死也!”

“降者不杀!”

头儿都被砍了,那剩下的贼兵自然不敢继续抵抗。

在张飞与关羽的循环打击中,战场留下了五百多具尸体,逃进大山里数百人。

余者九百余人尽数献降。

“老实点!”

“自己把自己绑好,快点!”

张飞挨个检查贼兵,把他们捆的结结实实。

简雍是个机灵鬼,专门找到那些被劫走的妇人,让她们指认,谁谁谁在村聚里做了什么事儿。

这些被羞辱的妇人和被拉走的壮丁解脱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回来报仇。

汉军硬生生杀了其中的七十多名恶首,这才解气。

余下的贼兵多是被裹挟上山的流民,不少都是县中的乡人。

在三老的求情下多数得以保全。

当夜,刘备护送著原乡百姓回了村聚。

老百姓家园被摧毁,各个感伤涕泪。

刘备下令,將贼人抢来的粮食和財物还归民间。

这贏得了相当一部分村民的敬重。

当夜,篝火將息之时,一群少年兵从职县赶来驱贼。

听闻贼人已退,眾人心下大惊,急忙打探破贼者身份。

村里的三老很快引著那少年去村外的军帐中面见刘备。

那少年生的面容削俊,线条利落。

两道眉形如墨笔划出的锋利斜线,不粗不浓,却根根分明,犹如刀削之痕斜飞入鬢,將少年特有的那份锐意展露无遗。

“韩郎请,那刘君就在此地。”

姓韩的少年信步进入营中,只见到白日里那威风八面的青年军官正在夜教军官们学左传。

听闻有人来访,刘备匆忙起身出迎。

领头的少年见刘备生的一身贵相,更是好奇了。

“不知將军如何称呼。”

刘备拱手道:“非是將军,备只是一別部司马。”

“哦,忘了说了,在下涿县刘备,字玄德,阁下是?”

少年也行礼道:“莫非是在京都参了天子的刘玄德呼?”

“在下河內韩浩,字元嗣。久仰刘君大名!”

韩浩,河內豪杰,河內靠近太行山,郡內多流寇,他年少时聚徒眾为县藩卫,和刘备一样,算是民间游侠出身。

他才能极高,乃是曹魏屯田大使,文武政谋四项全能。

对曹魏的后勤贡献,仅次於夏侯惊和枣抵。

还是最关键的曹魏中军统帅。

这是刘备来到三河后第一次结识的全能人才。

关张、韩当、阎柔、简雍都是专项性人才。

关、张、韩当是突將。

阎柔適合处理边民事务,简雍是交际达人。

现在最缺的就是后勤和內政方面的人才。

三国正史上刘备是季汉首c,左將军是天下公认的有驍勇之名,他缺的其实不是能打仗的人。

而是能为他提供后勤和战略战术的人才,诸葛亮和法正填补了这两个空缺后,刘备就彻底翻飞了。

韩浩的才能不如诸葛亮和法正,但目下仍是极为珍贵的干吏。

而且韩浩还不像牵招和田豫那样,重视区域性家族,不肯离开幽州出仕。

只要用心结交,无论天涯海角,韩浩都是能被带走的。

刘备捉著韩浩的手,请他进入帐中。

“元嗣请进。”

別部的氛围还是很好的。

由於都是边塞武人出身,没有人歧视胡兵。

可能韩浩一开始对这些边塞胡人有些牴触,但接触的多了,发现他们说的都是標准的洛语,这种地域歧视就慢慢消除了。

“这么说,刘君此行是带著別部北上出击鲜卑的。”

刘备頜首道:“正是。”

“胡人势大,朝廷又混乱不堪。”

“熹平大败以后,整个外长城都丟给鲜卑了。”

“胡人年年入塞,年年壮大,这般下去可如何了得?”

“边民活不下去了,就会投胡,若把整个北三州都丟了,中原百姓还能安稳度日吗?”

韩浩喝著酒,颇为赞同。

“某虽身在內郡,却也听闻这些年汉家不断撤边之事。”

“朝中人都围著清浊两个字来迴转,却没人在意边务。”

“我也担心再这么下去,迟早有一天內外同时大乱,天下就要亡了。”

“能安天下之人,是县刘玄德否?”

刘备苦笑:“备才疏学浅,无甚本领,只感慨大汉日薄西山,身为汉室末胄,也想为大汉尽一份力耳。”

“哈哈哈哈——”

韩浩大笑:“天下刘姓宗亲都只想著圈田占地,你这边塞武人倒是看得长远。”

“有志气,有胆略,也有本事。”

“假以时日,玄德兄必能成就霸业。”

刘备坐在那里,便如一场不期而至的清风,裹挟著山林的气息与不熄的野火,他目光清冽、明亮、锋芒初露,又带著青年时期最天然的昂然气韵,讽爽洒脱,乾净利落。

虽没有珠玉宝石修饰,可这一身絳衣大冠就足以衬托出他的气概。

韩浩不知道,冥冥之中,他已被大汉魅魔的气质吸引到了。

“刘君帮我郡解决了白兔之患,韩某还不知如何报答呢。”

刘备细思道:“备与元嗣一见如故,如能得元嗣相助,此番北行就能顺利多了。”

韩浩嘆息道:“刘君诚心相邀,韩某本不便推辞,怎奈乡民常年遭受贼患,在下难以脱身啊。”

“之前备不再时,这睦固就无人能制?”

韩浩点头:“谁能制?內郡没有郡兵,靠著百十个县兵能压住这些山贼吗?”

“每逢贼人到来,我等都是自发组建乡勇去平寇。”

“贼人来得快去得快,等到各县人手聚集,他们早就跑到王屋山里了。”

也难怪,灵帝后期,十余万白波贼,百万黑山贼就沿著太行山、王屋山抢掠。

势力越滚越大,最后倒逼朝廷承认他们割据的事实,给他们分封官职,这才不闹腾。

说白了,这群山贼背后有人一直在给钱给粮,帮助他们壮大滋事。

如果不能捣毁睦固的老巢,韩浩就得在这带著乡民保护家人,会一直持续到討董之后,韩浩才会出仕。

想要韩浩跟著己方去边塞,就得先解决北边王屋山中的贼窝关键是韩浩还是带资进组,手里头有个三四百人的乡勇的。

无论如何,这个人才不能错过。

刘备拱手道:“备愿为职县、原乡百姓清剿余贼。”

“不知,贼患消除后,元嗣愿与我等同行否?”

韩浩眼神一亮,当即拱手道。

“诚如此。”

“韩某愿拜刘君为明公!”

魏书曰:汉末起兵,县近山数,多寇,(韩)浩聚徒眾为县藩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