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关西猛虎出董卓,河东初会西凉兵。  汉末昭烈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11章 关西猛虎出董卓,河东初会西凉兵。

车马过了王屋山,便渐向河东去。

秋日的晨光照在落叶繽纷的山林中。

汉军越过重重大山,来到了郡治安邑城外。

极目四望,通往解池盐湖的官道喧囂如沸,车轂鳞鳞,蹄声得得,匯成沉闷滚动的雷音。

运盐的大车绵延不绝,沉重的木轮碾过夯实的地面,留下深深辙痕。

车厢里,成块的粗盐垒积如小丘,在微光中泛看青白的矿物质光泽。

车夫裹著单薄的短衣,口鼻呼出的白气瞬间融入刺骨的晨风,与车轮捲起的淡黄尘埃混合、飘散。

初来到安邑,刘备还以为自己来到了盐城,事实上也確实如此,河东的空气中瀰漫著一股无处不在的咸气,初闻微呛,久了便仿佛渗入衣襟与髮肤,成为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体味標籤。

盐池之畔,巨大的湖面如同嵌入河东的一块碎裂琉璃。

湖床之上白茫茫一片,但並非落雪,而是厚厚的一层盐晶积淀。

盐工的身影在辽阔的盐田上显得渺小如蚁,他们正赤著胳膊用手中长长的木耙推著盐,堆集成垄。

蒸腾的滷水汽瀰漫在湖边上,形成一片朦朧的纱幕,將劳作的身影与远处灰蓝的山影隔开。

晒盐、捞采、煮盐、集堆—沉重的號子在风中断断续续。

河东的另一种发达的手工业,是冶炼。

汉军进入城市后,四面可见林立的冶炼作坊,往外吞吐著浓烟与火光。

巨大的水排驱动著鼓风囊,不断將灼热的空气灌入高炉中。

炉火日夜不息,炽热的岩浆在炉膛內翻滚嘶鸣,每当出铁之时,通红的铁流如同地脉喷发,沿著泥槽滚滚而下。

在工匠的引导下注入粗的石范之中,冷却成铁锭、犁鏵、刀矛的雏形。

刘备走访了一处铁匠铺,找了当地一个熟练地匠人问问行情,那壮汉只裹著破旧的犊鼻禪,浑身肌肉虱结泛著油亮古铜色,手中铁锤砸在烧红的铁胚上,发出震耳欲聋的鏗鏘巨响。

说到兵器价格时,那匠人说,这里的兵器价格比边塞便宜不少。

一般来说,军官的百链环首刀都要上万钱一柄,这里只需一半的价格,而且质量还很高。

老匠人告诉刘备。

“我们製作的铁农具会卖给司隶的农人。

弓弩、刀剑则卖给边塞游侠,或者地方大姓。

越是靠近边塞,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要备弩的。

不管是打猎也好,对抗胡人也好,弩是首选。”

刘备点头,汉朝尚武,民间不禁兵,甲胃除外。

当然西汉末有段时间,连甲胃也禁不住。

王莽一上位,就下令禁止民间持有甲冑、弩机,这法令自然成为一纸空文。

实际上,在地方豪强拥有眾多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甲胃是禁止不了的。

一到乱世,各地都开始造甲,只是平日里,豪强大姓碍於大汉国威尚存,不敢拿出来拋头露面而已。

甚至就是汉庭也清楚民间私藏甲胃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是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汉代的良家子从军,不但得自备兵器鎧甲,就是马匹都要自带。

三河骑士有著当地冶炼產业的加持,比起其他地区更容易弄到便宜的甲胃和武器。

所以在羌乱发生后,三河良家子便成为东汉募兵主力了。

刘备回想起在王屋山上见到的甲胃,大抵便是那些豪强私下打造,在外养寇所用的。

“云长,河东兵械確实比幽州便宜啊。”

关羽一回到河东,顿时脸上的笑容就展露出来。

“然也,这里不仅兵械便宜,人也厉害,由於三河骑士常年出击凉州,在这里募的骑士经验更为丰富,就是价格高昂刘备点头。

“那倒也不奇怪,备听闻,自春秋时,晋国以河东的盐铁为根基称霸一时,战国时魏国定都在河东时,成为战国首霸,还催生了第一支职业兵魏武卒。”

关羽点头:“盐,铁这两大命脉,催生了河东的商业和优质兵员。”

“尤其是安邑盐池,秦汉两代即为全天下最重要產盐区,平阳、皮氏等地也设有铁官管理冶铁。”

“盐铁禁制解除后,战时徵募的三河骑士都得自备甲胃战马。”

“大兄可在安邑问些小吏了解些情况,河东土地狭窄,良田多为三河大姓所有,许多青壮走投无路都会选择从军。”

刘备正要行动,却听关羽又说。

“关某想回一趟解县,说不定在乡中能为大兄寻些要价便宜的骑士。”

刘备頜首,关羽流亡多年,近乡情怯,人之常情。

他也就当给关羽放个假,容他脱队了。

一行人在安邑城下分別。

大队扎营在城外,刘备如要募兵,得先去太守府报备。

毕竟是一支千余人的兵马,走到哪都得验查文书。

还得为那些衣衫槛楼的旧贼兵换身行头,添置些合適的衣物。

秋冬时节,胡天八月即飞雪,没有保暖衣物过冬,这些人得死一半。

刘备点了韩当、简雍、韩浩等数十人隨从,让张飞、阎柔负责安营。

安邑城垣如盘踞的巨兽,城门在阳光下显得斑驳老朽。

刘备策马来到城门口,验查了身份过后,门口的卫兵大惊失色,连忙放行。

街巷如同编织的蛛网,纵横交错,人声鼎沸。

市集之上,木帛鱼盐、山货海珍、铜器漆木堆积如山,琳琅满目。

简雍闻著味眼晴就泛著光:“玄德,我这闹肚子了,得先走一趟。”

简雍一直要跟著入城,无非是没酒了,想要尝尝河东特產。

出了河东,北面就是并州界,刘备哪里不清楚简雍所想。

“去吧,別跑的太晚,天黑前,回到大营,需你採购的军资一样不能少。”

“得令!”

简雍大笑而去。

这人倒是机灵得很,刘备不担心他喝酒惹事。

把益德带来,倒还怕他不知在哪犯浑了。

刘备与眾人交代了任务,各自便去採购物资。

集市內人声喧囂,河东一郡汉末有五十多万在籍人口。

郡治安邑都有接近十万,此地真可谓人山人海。

来自关中的粟米、河內的大枣桑葚、并州牧者的牛羊、甚至遥远西域的奇石香料,皆匯聚於此。

操著不同口音的商贾在鼎沸的市声中高声议价,声震屋瓦。

铜钱在摊铺桌案上叮噹作响,载满货物的牛车塞满坊间小道,步履购,车把式焦躁的喝骂声不绝於耳。

贩夫走卒的身影在人群中钻营闪挪,连那街角嬉闹的垂童子,手中把玩的也不是泥巴,更是黄澄澄的剪边五銖钱。

一枚铜子儿从孩童手中落下,滚到了刘备脚下,他拾起方形的铜子,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