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彷徨 重生之我要拿下肖赛冠军
主持人清亮的声音在掌声稍歇的间隙响起,清晰地报出最后一个分数和名次。
艺术中心小音乐厅的空气仿佛凝滯了一瞬,隨即被更复杂的低语和目光搅动。
晋级名单:
陈雨薇-拉威尔《水妖》-分数:95.8
周明远-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第一册-分数:93.5
江临舟-萧邦《英雄波兰舞曲》-分数:90.3
结果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后台候场区激起圈圈涟漪。
陈雨薇的名字高居榜首,分数亮眼,毫无悬念。
紧隨其后的周明远,以一首公认的钢琴技术试金石之作拿下高分,同样在预料之中。真正引起窃窃私语的,是那个惊险排在第三的名字——江临舟。
“90.3?他弹错了好几个地方吧?虽然整体弹得挺不错,但林教授都点出来了!”
“是啊,左手那个和弦明显飘了,后面还有一处糊的...”
“可林教授也夸了,说他有股『劲』?这分给得有点意思...”
“他是不是卖勾子了?”
“周明远才叫稳,《帕格尼尼》啊!一个音都不带错的,跟节拍器成精似的!93.5实至名归!”
“实至名归是实至名归,就是感觉…太规整了?少了点抓人的劲儿?”
议论声不高,却像细密的针,扎在刚刚返回后台的江临舟耳边。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汗水浸湿的额发贴在皮肤上,带来一丝凉意。
他想起不久前林哲远评价他的话
“江临舟,《降a大调波兰舞曲》。”
他的目光隔著距离,精准地落在江临舟身上。
“整体结构把握尚可,音乐內在的张力与不屈的意志表达,是难得的亮点。”
江临舟心头微动,但紧接著的话如同冰水浇下:
“具体失误点:左手八度下行结尾处,降a小七和弦,指尖未吃稳,音色浮飘,共鸣不足;
中段转调过渡音群(降e大调转g小调),颗粒感严重缺失,跑动模糊不清;
最后强力和弦前的f八度准备音,抢拍明显。”
每一个位置都精准无比。林哲远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字字砸在实处。
“更深层的问题,”
林哲远话锋一转,
“在於过度依赖爆发力驱动音乐,导致音色层次单一,缺乏细腻的变化与丰富的色彩。
力量,不应是掩盖色彩贫瘠的遮羞布。”
“音色层次单一...色彩贫瘠...”
这几个字狠狠钉进江临舟的脑海。
几乎在瞬间,陈雨薇《水妖》中那些如梦似幻的音色变幻。
冰晶般清透的开场水滴、水妖歌声般摇曳流动的音群、深海月光下折射出的诡譎光影色彩清晰地浮现出来。
李锐就站在江临舟身边。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江临舟身体在听到那些具体失误和“音色单一”批评时瞬间的僵硬。
他张了张嘴,脸上混杂著对晋级的欣喜和对低分、严厉批评的不忿。
他下意识地想反驳那些飘过来的、带著质疑的议论,但看到江临舟紧抿的嘴唇和沉静得近乎凝固的侧脸,他硬生生把衝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只从鼻腔里发出一声短促而压抑的轻哼,拳头在身侧悄悄握紧。
“妈的...”他对著江临舟的耳朵用极低的声音嘟囔了一句,更像是在替好友憋屈,
“...不过也真够拼的,暑假就没见你出过琴房...林教授也太狠了...”
这句带著抱怨的低语,在即將转身离开的陈雨薇心中盪开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她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那双一贯平静无波的眼眸,再次投向靠在墙边的江临舟。
这一次,目光里不再是纯粹的漠视。
一丝极淡的、转瞬即逝的困惑在她眼底深处掠过。
林哲远对这种近乎原始力量的高度肯定,与她所追求的,似乎是两个维度的评价標准。
而李锐那句“暑假就没见你出过琴房”的低语,更是让她对这个印象中散漫的同班同学,產生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带著审视的探究。
那份震撼全场的“意志”,原来並非凭空而来?
江临舟对周围的议论置若罔闻。
他抬手,轻轻按了下李锐紧绷的手臂,低声道:“谢了。”
然后,他的目光越过人群,投向陈雨薇刚刚离开的方向,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我需要静一静。想想她刚才弹的。”
说完,他不再停留,拨开人群,独自一人离开了喧囂的后台,將那些爭议、惋惜和不平都拋在身后。
夏末傍晚的风带著一丝凉意,吹拂著他汗湿的后背。
通往旧琴房区的林荫道上很安静,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
然而,他的脑海中却一点也不平静。
《水妖》的旋律碎片,如同顽固的幽灵,在他颅內反覆盘旋:
那开篇如同遥远天际滴落、坠入古潭的冰凉水珠,清透得不染尘埃。
隨后是水妖在幽暗深流中游弋、歌唱的摇曳音群,每一个音符都像包裹著一层流动的、折射光线的水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