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再起风云 娱乐:一首消愁,唱哭顶级天后
当《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颗“催泪核弹”,在彩排现场被成功引爆后,陈墨却出人意料地,给所有参与这个节目的演职人员,放了半天假。
用他的话说:“情绪,蓄得太满,容易伤身。都回去,给家里打个电话,或者,好好睡一觉。”
这道人性化的指令,让后台那些被他折磨了近一个月的演员们,对他这位“魔鬼总策划”,第一次,生出了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陈墨自己,也没有閒著。
他脱下那身象徵著总策划权威的黑色工作服,换上便装,和沈清歌、王海一起,悄悄地走出了戒备森严的央视大楼。
“我的天!终於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了!”
王海站在央视门口,夸张地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京城冬日里那夹杂著雾霾的、冰冷的空气,脸上却是一副重获新生的陶醉表情。
“胖子,你这演技,不去春晚演个小品,屈才了。”陈墨笑著调侃道。
“可別!”王海连连摆手。
“我现在看见舞台就哆嗦。墨子,我是真服了你了。你是怎么做到,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还能保持那么旺盛的精力和那么毒的舌头的?”
陈墨笑了笑,没有回答。
他只是,下意识地牵起了身边沈清歌的手。
那柔软而温暖的触感,仿佛是他所有能量的来源。
沈清歌感受著他掌心的温度和那份略显粗糙因为长期劳累而生出的薄茧,心中,涌起一阵心疼。
“我们去哪儿?”她柔声问道。
“去吃一顿,年夜饭。”
陈墨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他没有带他们去京城最顶级的豪华餐厅,而是七拐八拐,来到了一条充满了市井气息的老胡同里。
胡同的深处,是一家毫不起眼的、连招牌都有些斑驳的小店,名叫“老北京涮肉”。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著炭火香、羊肉香和麻酱香的、温暖而又热烈的气息,扑面而来。
店里,只有寥寥几张方桌。
一位头髮白,精神矍鑠的大爷,正坐在柜檯后,悠閒地听著收音机里的京剧。
“哟,小墨来啦!”
大爷看到陈墨,立刻笑著站了起来。
“有段日子没见你了。这位……就是你在巴黎,拐回来的漂亮媳妇儿吧?”
大爷的话,让沈清歌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根。
“李大爷,您別乱说。”陈墨有些无奈地介绍道。
“这是沈清歌。这是我兄弟,王海。”
李大爷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下沈清歌,然后,露出了一个“我什么都懂”的瞭然笑容。
“嗯!快坐快坐!锅子已经给你们备好了!”
这家小店,是陈墨刚穿越过来时,无意中发现的。
店主李大爷,是个孤寡老人,靠著这家祖传的小店维持生计。
陈墨很喜欢这里的味道和氛围,一来二去,便和大爷成了忘年交。
很快,一个烧得通红的、传统的铜锅被端了上来。
紧接著,是手切的、鲜嫩的羊肉片,翠绿的白菜,筋道的冻豆腐,和那碗由李大爷亲手调製的、香气扑鼻的秘制麻酱。
没有精致的摆盘,没有昂贵的食材。
但就是这样一顿简单的涮肉,在“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中,却让三个连日来身心俱疲的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来,为我们即將到来的胜利,干一个!”王海举起杯中的二锅头,豪气干云。
“也为我们的魔鬼总策划,能稍微善良一点,乾杯。”
沈清歌则举起她的热牛奶,俏皮地眨了眨眼。
陈墨笑著,和他们碰了一下杯。
氤氳的热气中,三人的脸上,都洋溢著放鬆而满足的笑容。
这一刻,他们不是什么总策划,不是什么大明星,也不是什么ceo。
他们只是,三个在异乡打拼,相互扶持,一起围炉吃一顿年夜饭的家人。
然而,他们並不知道。
就在他们享受著这片刻的安寧与温暖时,外界,关於春晚的一场全新的舆论风暴正在生起。
起因,是某位自称是“央视內部人士”的匿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篇爆料帖。
帖子的標题,极具煽动性——
《独家揭秘!神话背后的真相!魔鬼总策划陈墨,是如何一步步毁掉今年的春晚的?》
帖子里,爆料人以一种痛心疾首的口吻,详细地揭露了陈墨在春晚后台的种种“暴行”。
“他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所有节目,必须按照他的想法来,完全听不进任何前辈的意见!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被他当眾训斥,气得心臟病都快犯了!”
“他任人唯亲!將最重要的零点前压轴曲,交给了自己的女朋友沈清歌!要知道,沈清歌虽然是影后,但在唱功上,根本达不到春晚独唱的级別!这完全是公器私用,以权谋私!”
“他好高騖远,不切实际!为了所谓的艺术感,逼著舞蹈演员去模仿老年人走路,逼著舞美去实现各种异想天开的设计!导致多个节目,至今仍在反覆修改,进度严重滯后!可以说,今年的春晚,是有史以来,最混乱,也最没有保障的一届!”
帖子的最后,爆料人更是忧心忡忡地总结道:
“我们都承认陈墨是个天才,但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他正在用他那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绑架全国观眾最期待的文化盛宴!我个人,对今年的春晚,表示极度的悲观!大家,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吧!”
这篇帖子,逻辑清晰,细节丰富,口吻真诚,瞬间就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那些原本就对陈墨的平步青云,心存嫉妒的竞爭对手,和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立刻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鯊鱼,蜂拥而至。
#陈墨春晚独断专行#、#沈清歌关係户#、#春晚史上最大危机#等话题,迅速地,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推上了热搜。
“我就说吧!他太年轻了!根本压不住春晚这么大的场子!”
“呵呵,靠女人上位,真噁心!沈清歌的唱功,凭什么去压轴?就凭她是陈墨的女朋友吗?”
“可怜那些老艺术家了,辛辛苦苦一辈子,还要被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呼来喝去。”
“完了完了,我今年不看春晚了。我怕被气死。还是去看地方台的晚会吧,至少不会这么糟心。”
一时间,质疑声,唱衰声,甚囂尘上。
之前,因为《青瓷》而积累起来的、对陈墨的无限期待,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出现了信任危机的裂痕。
李薇和“平凡之光”的公关团队,在发现舆情的第一时间,就立刻採取了行动。
他们试图刪帖,试图澄清。
但他们发现,这一次对手的准备异常充分。
他们僱佣了大量的水军,在各个平台,进行著有组织的、铺天盖地的抹黑。
无论公关团队如何解释,都会被淹没在“资本的力量”等嘲讽之中。
很显然,这是有人,在背后策划了一场,针对陈墨,也针对春晚的精准狙击。
目的就是要在他声望达到顶峰时,狠狠地將他拉下神坛。
就是要让全国观眾,在春晚开始前,就对他,对这台晚会產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负面的印象。
“薇姐,查清楚了吗?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王海在电话里,气得破口大骂。
“查不出来。”李薇的声音,也充满了疲惫。
“对方的手法,非常专业。所有的爆料帐號,都是境外的殭尸號。而且,这次,连冯守正和李威那边,都撇清了关係。他们似乎,也乐於看到陈墨跌倒。”
王海沉默了。
他知道,陈墨的崛起触动的已经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利益了。
他触动的是整个旧有的、盘根错错节的利益集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