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铁矿  南洋:吴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献俘仪式上,拉玛一世亲口讚誉了吴家的功勋。因此,这时候赏赐虽还未正式赐下,但吴家的威名早已在曼谷传了个遍。

而这其中,尤其以潮州商帮反应最大,先前他们虽已达成了交好、投资吴家的共识,但此次献俘仪式后才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吴家这次的影响,按通鑾弄出来的这个场面,吴文辉十有八九会被封为昭披耶,到时候可就真正是一方封疆大吏了。

吴天佑的身份,也从先前的宋卡城的特使,变成了暹罗境內炙手可热的新贵家族代言人。他下榻的驛馆门前,一时车水马龙,府上的拜帖也如雪片般飞来。

不过这种事在从北大年出发前就有预料,他倒也並不慌乱。而且,这时正是最好的四处交游,联络人脉,为即將在北大年大展拳脚的吴家,寻找各种盟友和资源的时候。

他的父亲吴让在暹罗经营多年,虽已故去,但其在曼谷潮州、福建商人中留下的香火情和人脉网络,依然深厚。凭藉著这份关係,他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接下来的数日,吴天佑异常忙碌。先是郑重拜会了几位与吴让有深交的潮州商界耆老,特意送上南方带来的土仪,以表不忘旧人之情。隨后,便是接连不断的宴请。

而最隆重的一场,当属由郑怀仁牵头,曼谷主要潮州商號作陪的接风宴,地点设在三聘街上最负盛名的“潮丰楼”,席面极尽奢华,山珍海味,各种珍饈美酒,一应俱全。

席间,气氛热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自然引向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事。

而吴天佑只能再次拿出那套这几天已经快被说烂了的说辞,即便这样,也是听得在场眾人惊呼出声,言语间充满了敬佩。

而之后,双方本就有意,吴家什么都缺,而这些商人又什么都有,一通勾搭之后就达成了意向,在场商贾纷纷表示將同吴天佑一同南下,去往北大年一观。

这些潮州商人原先仅存的那些许顾虑,在吴家新近获得的煊赫地位以及吴天佑此番在宴席上的温和態度之下,顿时为之一消,转变为无与伦比的热情。

宴席上,顿时充满了对南方那片新得的土地的憧憬,以及对更多財富的渴望。

……

与此同时,北大年城外的金色稻浪此时也已化作了穀仓中沉甸甸的收穫。

在吴文辉和吴志杰尽心竭力的统筹和各种细致安排下,抢收工作总算是有惊无险的在雨季到来前完成。

而在这场收穫顺利完成后,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北大年城的整个秩序都越加平稳,无论是土人佃户、农奴,还是华人士兵、移民,在这场抢收完成之后,心中都安定了不少。

不过吴志杰並未沉浸在这短暂的安稳中,水稻顺利收割入仓只是第一步,紧接著的水利修缮,按章程分田,適时种植下一季秧苗,以及即將到来的大规模移民,都还需要他小心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