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到来 南洋:吴宋崛起
“谢大少爷恩典!谢大少爷恩典!”
听到吴志杰亲口確认了告示上的內容,並且还给他们带来的十来个客家移民提供了临时去处,李茂才和张阿財两人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悬著的心也终於是放下了,连声致谢道。
吴志杰微微頷首,隨后又转头对侍立一旁的亲卫吩咐道:“去,告知田务司的陈管事一声,有从吉兰丹来的客家兄弟来投,让他务必妥善安置,不可怠慢。再吩咐厨房,备一桌便饭,为诸位远道而来的客家兄弟接风洗尘。”
“是!大少爷!”亲卫领命而去。
隨后,三人又在殿中就粗金贸易的大致框架商討了一番,最终定下吴家將以一个较为“公允”的价格收购布赖矿区每年七成的粗金產量,结算可用部分铁器、布匹、药材等十物抵扣;而布赖矿区的客家人则需要保证粗金的成色,並且优先满足吴家的需求。
合作的细节虽然还需要下面人具体去谈,不过眼下双方都展现了足够的诚意,后续並不会再有爭议。
李茂才和张阿財见合作达成,又得了吴志杰对客家同乡移民的承诺,俱是心满意足地起身告辞。吴志杰也起身亲自送他们到门口,看著他们在亲卫的引领下,前去寻管事安置那十几个满怀希望的客家汉子。
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大殿中也不復先前的喧囂。不过吴志杰並未立刻离开,而是负手踱步回殿中,来到他们带来的那几个木箱前,拿起一块粗金,放在手上细细查看。
顏色有些黯淡,甚至发红,表面则是粗糙多孔,形状並不不规则。
吴志杰目光深邃,看著手上的粗金,心思却是盘算著其他。
和这些客家人合作,当然不止是为了那点砂金的利润。
就他们那点人手,再加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一年到头撑死也就能开採个几百斤,提炼过后虽也有的赚,也不过就是几千两罢了,算不上什么大钱。
拉拢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那庞大的在大陆的客家人团体。客家人足够穷,拥有的耕地也多是在山里丘陵中,既不肥沃也难以灌溉,生活条件较差。
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也造成了他们民风彪悍,团结排外的特点。宗族之中往往设有族兵,青少年时期就会接受一些基础的武术训练,而这些正適合在南洋大展拳脚。
这样的人群不正是最適合移民的团体吗?因为足够穷,那他们在南洋拥有了土地后就不会想著回乡置业,更大的可能是拉更多宗族同乡一同下南洋发家,这正是吴志杰需要的。
而且,吴志杰若是想要占据整个南洋,仅凭漳州、潮州地区的人肯定是不够的,此时引入客家人正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已经算是成了气候,嘉应州甚至其他地区的客家人要是下南洋,首选必然是去婆罗洲。
吴志杰要是想抢人手,就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而这些来自汀州府的就是个不错的目標,再加上来自赣南的刘秉忠,想来能从大陆拉来不少客家人移民前来北大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