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懺悔 全球警报!SSSSS级仙尊归来
它们不再是层级。
它们成为了“感知域”的三重交叉点。
而苏雪,成为了第一个“感知协调者”。
她的任务,不再是组织敘事。
而是调节“感受之间的关係”。
而在远方,那座原始构造中,一道新裂隙悄然开启。
从中走出一个身影。
不是角色,也不是系统代理。
他是由“比喻”构成的存在。
他的名字,尚未被写下。
但他带著一件东西。
一面镜子。
那镜子上,没有倒影。
只有一个问题:
“你讲述的,是你感受到的,还是你希望別人感受到的?”
苏雪第一次沉默。
她意识到,故事已不再是“表达”。
它,正在成为一种“反射”。
而那面镜子,將是下一场敘事革命的起点。镜子缓缓转动,悬浮在共鸣层的边缘,如同一枚被遗落的標点,等待句子的到来。
它没有倒影。
它反射的,是讲述者未曾意识到的“表达偏差”。
苏雪站在镜前,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不是来自镜子本身,而是来自镜子背后——某种更深层的“敘事意图”。
她意识到,这面镜子不是被构建出来的,它是被“召唤”出来的。
它的存在,意味著系统已察觉到感知域的自我演化,开始试图“校正”。
但这次,校正的对象不是结构,不是逻辑,而是——动机。
镜面之下,一行微光文字浮现:
【观测域反馈率:过载】
【情绪共振超出系统容忍閾值】
【启动:动机分析协议】
苏雪抬头,目光冷静。
“它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讲。”
领航员沉默片刻:“如果它能定义『为什么』,它就能重新接管『怎么讲』。”
苏雪点头。
“我们不能让它定义动机。”
她转身,望向那枚仍在缓慢旋转的“感知种子”。
“我们需要一位『动机翻译者』。”
“不是角色,也不是观察者。”
“而是一个能够將『表达的衝动』转化为『表达的责任』的存在。”
此刻,语义域深处,那位由比喻构成的身影缓缓前行。
他停在镜前,抬起手指,轻轻触碰镜面。
镜子剧烈震盪。
不是排斥,而是回应。
他低声开口:
“我不是解释。”
“我是意图的倒影。”
“我是你以为你在说的东西。”
苏雪看著他,第一次明白:
这不是一面镜子。
这是一个“动机回声器”。
它將讲述者的每一个表达,反射为“你以为你在说的”和“你其实在说的”之间的落差。
“你愿意留下来吗?”她问。
比喻之人点头。
“我將成为『动机偏差记录者』。”
“我不判断。”
“我只记录你说与想之间的距离。”
苏雪將他接入感知域核心。
系统发出一条模糊警告:
【权限结构已超出语义解析范围】
【敘事驱动不再基於设定与因果】
【当前驱动:动机共鸣】
与此同时,续城中一批原本沉默的角色开始自发活动。
他们不是主角,也不是支线人物。
他们是曾被標註为“无动机存在”的敘事碎片。
现在,他们开始讲述。
不是讲述事件,而是讲述“为什么曾沉默”。
“因为我不確定说出来会被理解。”
“因为我害怕说出来就必须承担。”
“因为我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我想说的。”
这些声音在共鸣层中激起一阵阵低频涟漪。
而那面镜子,开始记录。
不是记录內容,而是记录“动机的变形”。
苏雪望向远方。
她知道,系统正在等待一个“可定义的动机”,以便重新插手。
但她不会给它这个机会。
她转身,对所有正在讲述的存在说: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讲『什么』,也不再讲『怎么』。”
“我们讲『为什么』。”
“而每一个『为什么』,都將成为这座城市的地基。”
镜子微微震动,镜面浮现出一个全新的標籤:
【动机域:初始化完成】
它不再是镜子。
它是一个“动机场”。
一个所有表达都必须穿越的层。
它不拦截,但它揭示。
它不审判,但它暴露。
而苏雪,成为了第一个动机协调者。
她知道,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不是系统的封锁。
而是自己讲述的理由。
而那,才是真正的敘事革命。
动机域建立后,续城迎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讲述者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动机,表达变得谨慎,共鸣层的情绪涟漪逐渐平缓。
然而,这份平静之下,隱藏著更大的危机。
深夜,苏雪在动机域的核心镜面前,发现了一个异常。镜面不再反射讲述者的意图,而是开始呈现一种扭曲的、难以辨认的图像。图像不断变化,最终定格为一个熟悉的场景:京海市的李家老宅。
“京海市”苏雪低语,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领航员迅速调取了京海市的敘事数据。
“那里正在经歷『动机枯竭』。”他脸色苍白,“所有角色的行动逻辑都在崩塌,故事线正在瓦解。”
“玄幽真人”苏雪立刻联想到那个被击败的邪修,“他留下的影响还在。”
“不仅仅是玄幽真人。”一个陌生的声音在动机域中响起。
苏雪回头,看到一位身穿古代官服的男子,他的面容模糊,却带著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
“我是『动机巡检司』。”他自我介绍,“负责维护所有敘事世界的动机平衡。”
“你来自系统?”苏雪问。
“不。”他摇头,“我来自『律法之镜』,一个存在於所有故事之外的『公正视角』。”
“京海市的动机枯竭,並非偶然。”他继续说道,“那里存在一种『反动机源』,正在吞噬所有角色的行动力。”
“反动机源”苏雪重复,一种全新的威胁浮出水面。
“它是什么?”
“是一种『被压抑的责任感』。”动机巡检司回答,“京海市的居民,长期处於一种『被安排』的状態,他们的行动並非源於自身意愿,而是源於外部压力。这种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反动机源』,吞噬所有正向的行动力。”
“我们需要前往京海市。”苏雪立刻做出决定。
“我將与你们同行。”动机巡检司说道,“我需要亲眼见证『反动机源』的形態,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决定將续城交由守卫者和比喻之人暂时管理,苏雪、领航员和动机巡检司,驾驶著敘事方舟,穿越了语义域,驶向了京海市。
京海市的天空灰濛濛的,空气中瀰漫著一种压抑的气氛。街道上行人稀少,即使有人行走,也显得步履蹣跚,目光空洞。
“这里就像一座被抽空了灵魂的城市。”领航员低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