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章 风水之战(2)  乱世猎人(全十四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00章 风水之战(2)

城中的兵权全都在尉太爷手中掌握著,所以,在蔚县之中,真正掌权的並不是县令,而是尉太爷。

蔚县並不十分大,但靠近北部边陲,自然免不了会有流匪横行,更何况最近又初平破六韩拔陵之乱,朝廷怕贼人死灰復燃,是以便又在北边诸城加派守兵,使蔚县的守军达到两千余人。再加上尉府自身的家將、差役,几达近三千人。若是能从城中调出一队人马,来对付这群贼人自然不在话下。

猎村至城中的路不是很远,若马速极快的话,一天两个来回並不是一件难事。只是近日来流匪猖狂,竟似乎封死了去城中的道路。赵村也曾派人去过城里,可是却並没有成功,而是被追逼回来。甚至求援的兄弟也被射杀,这一路之上绝对不安全。所以,凌通与杨鸿之几乎是全副武装,短弩强弓,一应俱全。

凌通很难得有这么一个策马狂奔的机会,昨晚一战告捷,使得眾马贼人亡马损,却也有几匹马被套住,凌通与杨鸿之所乘的两骑就是战利品。

二人欢畅异常,意气风发,大有不可一世之態。

入冬的景色似乎微微有些淒清。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却並不在意路途的危险。凌通对自己极有信心,昨晚初显身手,的確让他意气风发,斗志高昂,恨不得立刻找几个马贼来练练拳脚。杨鸿之对凌通却是极为信服,何况昨晚更证实了凌通的实力,有凌通在他身边,他的確是极为放心。儘管他也记不清自己曾被凌通摔了多少跤。

谈笑间,凌通突然似有所悟地一带马韁,低声道:“小心,这里似乎有些不对劲!”

虽然凌通刚才表现得漫不经心,可是他的心神並没有半丝懈怠。这得归功於他每日连睡觉都保持一种警觉的练功状態,从而使他的警觉更超乎常人。

杨鸿之虽然与凌通笑是笑,骂是骂,可是在紧要关头,对凌通绝对信任。因为他很明白自己与凌通之间的差距,也对凌通的直觉和判断力极为信服。听到凌通的话,不觉打量起四周来,但却並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只是前面的路比较狭窄一点,树密一些而已。这条路杨鸿之走过不下百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仍看不出什么疑点……

木筏之上全都以木柱做了屏风,使得朱家村的柳木箭失去了许多的攻击力,数十名壮汉乘著四张大木筏,长而粗的竹篙,直通通地刺入水中,在溅起浪之中,大木筏快速向对岸靠近。

唐六叔和几名极为硕壮而孔武有力的汉子,不停地向对岸朱家村的人放箭,也使对方伤了几人,但却把双方的情绪都激得高涨,大有不见血不收手,不有个结果不甘休的架势。

河中和对岸的怒吼、喝骂声不绝於耳,朱家村的人,更有人划了船下至河中,向大木筏之处攻击而前。

两方打得极为火热,这或许是两村近十年来战得最为激烈的一次。

朱家村更多的人下得小船之中,划至大木筏之后进行攻击,他们想利用小船的轻便之利,从大木筏之后包抄,形成合围之势。

唐家村,在河岸边守候的仍有七八条船,见朱家村的人想利用这种战术围击,立刻划船迎上,定要使大木筏之上的眾人没有后顾之忧。

大河虽宽,也不过近两箭的射程之宽而已,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使双方短兵相交。

唐六叔一声喝令,那些本向对岸攻去的柳木箭,都向游入河中的朱家村的小船上射去,更有人把大石头拋出乱砸。

大木筏虽然笨重,但比小船稳健得多,而且筏面又平坦,更易於立足和活动。

对方射过来的箭,可以用比较小的藤盾相挡,虽然对方的小船上也有东西相挡,却是两面受敌,竟吃了许多亏。

朱家村的人大为愤慨,立刻又添加了许多小船作战,也同样推来几张大木筏,看来是要与唐家村的人在河中来决战胜败了。

双方的人都杀红了眼,大木筏对大木筏,双方互不相让,朱家村的人也早就算到唐家村的人会来报復,所以行动起来並不是太过仓促,虽然一开始他们吃了些亏,可是他们並没有丧气,反而更凶,更猛。

柳木箭毕竟没有那种金属箭头的杀伤力大,虽然会使人受伤,却不会伤人性命。而双方的藤盾又起了防护作用,因此双方在远程交战之中並没有伤得太惨,场面很快便已短兵相见,双方的大木筏驶近之后,几根长长的竹篙便在空中交错舞动,这种又重又长的傢伙使用起来虽然不是怎么灵活,可却极为凶猛,更叫人难挡,双方都是臂力极强的壮汉舞动著这种蛮傢伙。一人以竹篙稍稍控制大木筏的方向,两人以竹篙相击。

木筏之上一般都有这类防备——那就是在木筏那大木头之上再立几根粗木柱,既是为了方便眾人稳住身子,也是为了挡住竹篙横扫的攻势,这种木柱在夏日可加上横樑,加盖茅草,便变成了凉棚。这种多用的装备,也便限制了对方的竹篙横扫之势,不过这次为了方便几根竹篙灵活地操纵大木筏,那顶部的横樑也便没有加上。

虽然大木筏设置了这么多的装置,可仍有人被扫落水中,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幸亏河水並不是怎么深,而这些人每个都会水性,落入水中之后,在乡亲们的掩护下又迅速爬上大木筏,否则不被对方的竹篙击破脑袋,也会被柳木箭射死!

当绝情赶到的时候,河中的战况已是杀得不可开交,双方各有损伤,怒喝之声,叫骂之声仍然是不绝於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