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乱世之道(2) 乱世猎人(全十四册)
片刻过后,那两个大汉已返了回来,却带著两只大木匣和一只小木匣,其雕饰极为华丽,定非凡品。
凌通禁不住心头跳得厉害起来。
老鴇脸上绽出一丝假笑,道:“这是奴家的一点心意,就当是向公子及小姐赔礼了。奴家无知,冒犯之处还请公子多多包涵!”说著把三个木匣递到凌通面前。
凌通故作不知地道:“里面放的可是毒药?”
老鴇脸一红,忙道:“不,不,奴家怎敢再做蠢事?”说著打开一个大木匣,里面竟是一大卷银票和大块大块的金叶子,灯光之下,只让人耀眼生。
“这里是五千两银票,和二百两金叶子,当是给公子散散心用的。”老鴇微微有些得意地道。
凌通一时傻眼了,虽然他刚才听到老鴇吩咐两名大汉的话语,可当这一切全都摆在他面前时,他竟有些不知所措。的確,对於一个从来都没曾见过如此多金子和银子的山村少年来说,就是做梦也梦不到有一天会拥有这么多金子、银子。倒是萧灵见得多了,她生在王府,像这些银票与金叶子,只是一点小数目而已,此刻毫不在意地问道:“这些银票是哪个钱庄所出?看此金叶子的色泽,我断定只有九成五的真金。”
此语一出,老鴇真是呆住了,萧灵只一眼就看出这金叶子中的真金含量,可见她对金银这一道的確是司空见惯,哪还会怀疑对方不是刘家之人?若是一个平常人,怎会有如此眼力?忙收敛得意之色道:“这银票乃是『通来』银庄的银票,无论南北两地都可通用。”
“『通来』?嗯,还算可以,虽然不如『庄记』,但也的確可通行南北两朝。”萧灵轻鬆地道。
老鴇不由得对萧灵刮目相看,今日可真是遇到行家了,不由得乾笑道:“那就请小姐收下吧。”
萧灵不由得望了望凌通,凌通这才醒悟过来,掩饰不住欢喜地点点头,萧灵也就老实不客气地接过,合上木匣。数斤重的木匣在她手中若纸片般轻巧,更让老鴇不敢小覷。
“这里是一串珍珠项链和一对玉马,请公子收下。”老鴇说完打开第二个小匣。
对於这个,凌通倒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並不在行。不过倒可以看出那对玉马的手工极为精致,而萧灵却眼睛一亮,拿起玉马,赞道:“好,这是蓝田之玉,晶莹而剔透,似有灵雾轻绕,好!”说著又拿起那串珍珠项链,望著那一百多颗小指头般大小匀称且晶莹的珍珠,淡淡地道,“这珍珠只是一般,虽然不坏,却非极品。”
“小姐法眼如山,看来真是此道行家,还望小姐收下,算是奴家的一份敬意。”老鴇毕恭毕敬地道。
萧灵早得凌通暗示,又岂会客气?
凌通对萧灵的见识也不由得大为佩服,但目光却落在第三个竟有四尺长的小木匣上。
老鴇识趣地打开小木匣,露出一柄连鞘长剑,乌沉沉的剑鞘,散发著一种古朴而深沉的气息。
凌通凭著直觉,知道这绝对是一柄非凡之剑。
“此剑在我楼中已经存放了许多年,奴家只知道它锋利无比,应该是件宝物。当年是一位嫖客没钱,就把剑押下,这几年来,也一直未取走,定是已经不要了。宝剑赠英雄,这柄剑就当是奴家对公子的一片敬意好了。”老鴇强装著笑脸道。
凌通一直都没有顺手之剑,上次捡到的那柄流匪之佩剑,已被尔朱家族的人击断了,这一刻竟有人主动送剑上门,自是喜不自胜。凌通伸手握住黑鞘,只觉一股森寒的剑意自剑身传至手心,让他深深地感觉到了剑的存在。
“鏘——”一声龙吟,凌通已將长剑拔出一截,一股逼人的寒意,自剑身流溢而出。剑身却也是黑黝之色,有若精炭所铸,泛起一股幽光。
“好剑!”凌通赞道,还剑入鞘,接过木匣,淡然道,“既然是你无心之过,又对本公子如此有诚意,本公子就当今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他日若有机会,定当拜访!同时也感激你今日之大礼。好了,你们现在都回去吧,下次眼睛放亮些。”
“是,是,谢谢公子,谢谢公子!”老鴇感激地道,心中虽然有些心痛这些宝物金银,可都怪自己鲁莽,能破財消灾也还算大幸,若是惹上了四大家族,那只有死路一条,即使当今的皇上或太后也救不了。如今能將大祸消於无形,自是最理想不过了,但也暗自出了一身冷汗。
凌通却是暗中笑破肚皮,而萧灵则弄得莫名其妙。
“对了,去给我弄点烈性迷药和半斤五毒粉来,快一点,知道吗?”凌通又吩咐道。
老鴇一惊,但也不敢细问,立刻吩咐一名汉子去取。青楼本是三教九流会聚之地,而且为了对付一些不愿卖身的女子,就会用到迷药与春药之类的,毒药自然也不会少有,凌通的这些吩咐,对方自然不会有什么难处。
那汉子很快送来了三包药物,阿諛巴结地介绍道:“这是一斤烈性迷药,只要用小指甲挑一点,足可迷到四五个大汉,甚至连大牯牛也能够迷倒。而这是半斤五毒粉,另有一点鹤顶红。”
凌通心中暗喜,但却装作极为平静地道:“很好,你们的情我领了,下次待我前来拜访潘大人时,定会再来答谢。”
“公子客气了,若有什么吩咐,就直说好了,我们能办到的,定当尽力。”老鴇一脸媚笑道。
凌通包好迷药和五毒粉及鹤顶红,道:“没事了,下次小心一些,你们都回去吧!”说著拉了拉萧灵,准备上路。
“小子,天地真是好小呀!”一声冷哼自不远处飘来。
凌通激灵灵地打了个寒战,一拉萧灵,头也不回,低喝道:“快跑!”
出声之人正是阴魂不散的尔朱送赞,凌通没想到如此冤家路窄,竟在这要命的时刻遇到阎王爷,真是一下子乐极生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