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定风波(14)  匣心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也不知出於何种动机,青田费力地起身下床,没惊醒暮云,一个人悄悄地走来窗边,支起了半扇窗,倚窗坐低。这是她不曾有过的举动,在鄙俗扰攘的市坊中,做作地,去看星。星光一滴滴坠入她眼底,楼底则有不断传上来的粼粼车声、萧萧马鸣、喁喁人语。但青田听在耳內的,唯有疑是故人来。

“老三几时回京?”

“明晚就至京郊,后日一早入城。”

问话的与答话的是首辅王却釗与次辅王正浩,王家的客堂藻饰彩绘,数十盏大宫灯当头照下。灯下,长子的答案后,老父满意地撩一撩雪须,“好,还来得及,再派人好好地跟左健谈一谈。”

“父亲!”话音一落,王家三子王正廷便急步抢入,端稳的面色一如往常,但狭长的眼中却有几粒黑亮的光点在阴阴地闪动著,“稟告父亲,左大人已答应下来。”

“好!”王却釗把椅子的扶手一拍,语带志得意满的讥誚,“这左健果然是个大孝子啊。”

“只是有件事奇怪,”王正廷蹙起疏而不淡的两眉,接过下人送上的一碗海狗肾燉人参,曲身递上,“西太后突然要出宫,说明儿一早独个儿去大隆福寺进香。儿子怕別是镇抚司的那帮密探得了什么消息,外臣不便入宫,就请里头的出来,暗通消息,直达天听。”

守在一侧的长兄王正浩跨过一步,抄手就夺过了三弟所捧的莲水晶碗,亲自献来王却釗的跟前,“就算直达天听,也是无力回天。父亲,此事儿子早就知晓,才已交待巡城御史冯之迁布置妥当。明日打禁宫到东四牌楼,凤輦所行之处一概以礼炮仪仗开道,圈禁流民,肃清道路,不要说广场上的庙市,就是庙里的香客也统统驱逐个一乾二净,半个閒人不留。『西面的』要想得著消息,除非那开口的是西天如来佛。”

一声巨咳之后,王却釗拿手绢捻去了胡角的唾沫腥,乾笑著用一只银调羹来回地播弄著碗里的补药,有如播弄风云际遇,“由她求神拜佛去吧,看看满天神佛能不能救得了她小叔子这条命。”

王正廷还欲说什么,又忍住,只弓了弓腰,“恭喜父亲大人大业將成。”

10.

新一天始於紫禁城的九声礼炮。

四名金甲卫士骑著马缓缓地穿过了东华门,引出由前驱军使、肃卫仪仗、扈从禁卫、属车力士等上百人构成的逶迤队列,队列中央是一顶十六抬的雕锦栏围帘大轿。西太后喜荷正坐轿中,被一头一身的梅鈿、累丝簪、捻金刺绣、堆纱边所包围,一双攒珠绣鞋前搁著只金盆,盆中置一尊八吉祥的冰雕。但她似乎完全不需要这解暑的冰块,看上去,她自己那一张粉正妆浓的脸已比这世上的任何东西都更加冰冷。

大轿一出宫城,每行一里就会再响三声礼炮,遮天蔽日的华盖彩旗飘飘展展地一直蜿蜒到东四牌楼。大隆福寺就位於东四的一条胡同內,与西城的大兴隆寺都是皇家寺院,宗室女眷们礼佛多在这两处,平日里也香客不断。每月逢九逢十,寺庙外的大广场还会举办庙会,常常是万头攒动,满山繁华,这时却空空荡荡的,被清道的巡兵赶得一个人也不剩。

辰正,凤輦停在了大隆福寺的山门外。

又是九声炮响,鼓乐齐时发作,寺內迎驾的大小僧眾跪了一地。几名內侍的搀扶下,喜荷下轿,依旧是目无表情,由大隆福寺主持引领著,经过层层的大殿直入五重法堂。白石栏台,悬幛铜炉,旄旌孔盖,宝轮铃索,处处一派华严。大雄宝殿里佛乐奏起,喜荷於三世佛前大礼献香,叩跪间,却“哎呦”一声向旁一歪。

女使连忙搀稳,“太后身子不適,先去里头歇息一下,再行赐赠佛像的仪式不迟。”

於是喜荷被送入了梵剎客堂。她一手扶额,懨懨地则声遣散了宫人,独留下太监赵胜与宫女玉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