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醉太平(1) 匣心记
青田得体一笑,“王爷费心了,大管家也辛苦,那就烦劳您领路。”
孙秀达支应一声,先冲一眾僕妇们吆喝一嗓子道:“你们这便先去吧,各自好生当差。”又曲下了身子斜伸出手,“娘娘您这边请。”
於是独余孙秀达与那六位丫鬟,簇拥著青田与暮云主僕二人慢步行入园中。正门的圆径宽於驰道,两侧奇石林立,中有一百围巨石,外以亭覆之,亭上有匾“封丘”,其后一道石磯直穿立峰,隱见峰后的翠柏老松,幢盖似龙蛇,又杂著密密层层的丁香、椒兰,望之千迭万復,隨峰峦的崛起直往东头隱去。孙秀达抬手指点,如数家珍,“自这封丘亭往上,一路经金石岩、承嵐馆、坠云厅,可至朝真蹬。蹬道扣石而上,盘行縈曲,继以木栈,倚石排空,直上高达百丈的揽胜峰,峰顶尽瞰全园美景。”
他接著將手臂画一个半圆,遥遥指出,“西路绕过那一带飞瀑,便有兰雪堂、芙蓉榭、澄观阁、浮翠楼等处,其间更有一道『不尽廊』,曲折逶迤,迴环四合。长廊两边有繁清溪、竹坞蕉亭、红蓼芦塘、梅影雪香,四时八景无不宜人。只是这东、西两路景致虽妙,若要尽情领略,却是极费脚力的。不要说娘娘这样的纤纤弱质,就是小的这样跑惯了腿的人,想一天半日走下来也是不能够的,好在娘娘有的是时间一一亲览,今日不妨只隨小的把这中路走一趟。如园中最出名的『扇居』与『瑶华洲』,还有王爷专为娘娘改建的戏楼『远心阁』、寢殿『近香堂』均在这一路上,也是娘娘日后常至之处,就当熟悉熟悉路径。”孙秀达扭脸面向青田,眼睛谦卑地垂视著,“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青田將手摁著颈下镶珠宝蝶的金坠扣,微微巧笑,“一切听从大管家安排。”
暗风细拂,一行人缓缓向內园深入。沿路林木茂密,楼阁缠绵,一带曲水透迄穿行,有分有聚的水面隔开了大大小小的碧渠,中间横贯著一条五色碎石砌成的长堤,夹堤垂杨漾绿、芙蓉绽红,间有无数的秋葵海棠。水中的残荷余香脉脉,滩头“啪啪”的一阵,是一群鸳鸯、鷺鷥鼓翼惊飞。抬头处,见一座黄石假山,山上镜面白石上有红硃砂所染的“幽趣”,下设一石洞。过了石洞,一组玲瓏亭轩依水合围,院墙上萝薜倒垂,又有许多异草,形或如金绳,或如玉兰,另有一种芬馥的气味,竟非香可比。
孙秀达走一路讲一路,此时更將手指指点点,不假少停,“哦,那里是『绚春』、『沁秋』、『桃涧』几处,改日娘娘有空不妨前往一观。再由此路往前,就是『扇居』了。”
几人踏著一条石板路曲折而北,经过一座小轩,轩西尽头一带綺癯石后是一座石阶砌玉、檐牙涂翠的崔嵬殿阁,正门前两个银铸大字——“扇居”。踏入正殿,是一堂面阔三间的大厅,典雅繁美,流碧飞丹。孙秀达把手臂直直地朝头顶举起,“娘娘请看,这殿顶所用的樑柱全部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当年沈氏一族获罪,首当其衝的一条大罪就是这几根柱子。”
闻言,暮云先仰起头来,一边抚著臂內的猫看得嘖嘖有声。青田也举目一扫,却不见稍有异色,“一直听闻这『扇居』名声大得很,只是无缘一见,如今见到了,却觉除了华靡些,並没有什么特別新奇之处,想是机关还在里头?”
孙秀达拍掌大笑,“娘娘果然聪慧过人,请隨小的来。”
绕过厅后的一座红木银杏纱隔屏风,顿令人眼目一震。空间豁然开朗,东西山墙如一个“八”字,先窄后宽地向两边长长伸展开,每面墙上各开三十六扇漏窗,均为扇形,窗中的样竟是以绿琉璃所雕,有万字、菱、套方、冰裂、寿字、云龙、柏鹿、佛手……无一重复。东窗外是石山树,西窗外有虹桥竹坞。北墙另开五门,门亦呈扇形。穿中门而出,门外一围白石栏,栏后一池清水,芦荻苍苍。
孙秀达走来了石栏边,熨声解说著:“这扇居取『善』之意,亦取『扇』之形。若站在东边的揽胜峰往这里看,整座大厅活活儿就是一把展开在水面上的撒扇,这七十二座扇窗、五座扇门,若在晚上点起明灯,便又成七十七把大大小小的光扇。白日游赏一步一景,夜间曲宴璀璨闪熠,心意奇巧,人间无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