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流水线生產!李逸的应对之策!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万和商会,从前朝隋朝时候起,就一直做的是卖酒的生意。”

“像九酝酒、乾合酒、新丰酒等,都是这个商会酿造出来的。”

“另外,西域那边过来的三勒浆,也主要是这个商会在卖。”

“除了在长安有好几家酒肆之外,万和商会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酒肆。”

“另外,这个商会还卖酒给全国別的酒肆。”

程知节隨口说了些万和商会的情况。

在李逸酿造出五粮液之前,他主要就是从万和商会买酒喝,对万和商会確实有一些了解。

不过,他说的这些內容,显然不是李逸最关心的內容。

“程伯伯,你知道万和商会是谁家的產业吗?”

李逸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事。

程知节点了点头,说出了四个字:

“滎阳郑氏。”

听到这四个字,李逸愣了一下:

“五姓七望啊!”

他就说,万和商会的那个王姓掌柜怎么会摆出那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明明是有求於他,还搞得好像是施捨他机会一样。

原来是因为背靠五姓七望之一的滎阳郑氏。

实话实说,李逸觉得,要不是遇上他这个穿越者,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唐本土人,也许就不会觉得万和商会王姓掌柜的態度有问题了。

能有机会为五姓七望的顶级门阀效力,这对於很多大唐本土人来说,真说得上是天大的机会。

不要说万和商会还愿意给1500贯,就算不给钱,只是给一个加入万和商会当掌柜的机会,大概率很多大唐本土人就会同意交出酿酒方法了。

因为这时候的“五姓七望”,不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一句“寧娶五姓女,不入帝王家”,可是在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

想想看,一个大唐本土民间百姓,面对连皇族都比不过的五姓七望的主动招揽,会拒绝吗?

显然是不会的。

但很可惜,李逸不是大唐本土人,而是来自后世,接受过现代思想观念教育的穿越者。

所以,他对五姓七望没什么尊贵的滤镜,不觉得五姓七望就高人一等。

当然,战略上可以藐视,战术上还得重视。

李逸想了想,再度开口问程知节道:

“对於万和商会的生意,滎阳郑氏特別看重吗?”

“这不是明摆著吗?万和商会这么大、这么赚钱的生意,滎阳郑氏能不重视吗?”

程知节诧异无比地看了李逸一眼,仿佛很是震惊李逸怎么会问出这么一个傻问题出来?

“也是,卖酒也算得上是暴利行业。”

李逸也觉得自己多余问这个问题。

从汉朝那时起,酿酒就是一个暴利行业,甚至暴利到汉武帝都红眼推出了“榷酒政策”,搞起了酒类专卖。

通过行政手段对私营酿酒业进行官方干预,把民间酿的酒全部收归官方部门,再由官方部门加价卖给消费者。

而相比汉朝,眼下大唐的酿酒业,更为发达。

从皇帝到普通百姓,从朝堂到民间,上上下下饮酒成风。

不但男子喜欢喝酒,而且就连女子,也很喜欢喝酒。

在这种情况下,酿酒这门生意当然会非常赚钱。

李逸自己对此也有深刻且直接的感受。

自从他在东市的酒肆开业之后,每天的五粮液都会被购买一空,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完全不夸张!

从这,就可以看出,在没有五粮液之前,万和商会必然是特別赚钱。

而李逸弄出五粮液之后,万和商会的生意就受到了很大影响。

当然,万和商会现在肯定也还是赚钱的,毕竟五粮液只在长安卖,而万和商会的生意全大唐都有。

但问题是,五粮液肯定是会走向全国的,到时候就会对万和商会的生意造成更大衝击。

“这万和商会的反应,倒是够快!”

李逸在心中嘀咕了一句。

这万和商会能把生意做这么大,也是有道理的。

五粮液才面市没多久,万和商会就看到了其的威胁,並选择果断出手。

“对了,你打听万和商会干什么?是有什么事吗?”

程知节打断了李逸的思考,开口问道。

听到程知节询问,李逸也没有隱瞒,直接把自己与万和商会的矛盾衝突讲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程知节怒了。

“哼!这万和商会真是无耻,脸都不要了!”

他真是没想到,李逸刚弄出五粮液没有多久,就被人惦记上了。

想了想,程知节开口对李逸说道:

“此事你不用担心,回头我让人去跟万和商会的大掌柜谈谈,让他打消抢夺五粮液酿酒方法的念头。”

闻言,李逸向程知节道了一声谢。

程知节愿意帮忙去协调化解他与万和商会的矛盾,自然是好事。

不过,从內心深处,李逸並不看好程知节派去的人能说服万和商会。

这不是简单的矛盾衝突,而是巨大无比的利益之爭!

万和商会不可能会轻易放弃。

程知节虽然贵为国公,但在滎阳郑氏这种名列五姓七望的顶级门阀面前,牌面还真不一定够。

如果是小事情,滎阳郑氏应该会给程知节一个面子。

但五粮液的生意,可不是小事情,这可是一座能源源不断產生財富的金矿,滎阳郑氏不可能因为程知节出面说和,就会放弃的。

更何况,据李逸所知,程知节现在的夫人,出身同为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

程知节在自己原来的正妻病逝后,之所以愿意取一个比他还大几岁的清河崔氏的寡妇为正妻,显然是为了与清河崔氏搭上线。

而五姓七望同气连枝,考虑到这一点,程知节也不会为了他与滎阳郑氏彻底撕破脸。

所以,李逸觉得自己还是得做好万和商会上门找麻烦的心理准备。

“幸好是五姓七望中的滎阳郑氏。”

李逸在心中自我安慰了一句。

五姓七望,也是有实力差距的。

在大唐的这一时期,滎阳郑氏几乎可以说是五姓七望之中实力垫底的存在。

这体现在朝堂上,滎阳郑氏拿得出手的人並不多,最有名的,也就是沛国公郑元璹。

直到唐德宗以后,滎阳郑氏才强势崛起,著名人物络绎不绝,光是宰相就出了11个。

聊完万和商会的事之后,李逸与程知节又聊起了別的话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