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囂张的鲁王李元昌!李逸硬刚!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个怒气冲冲,被张慎几称为“鲁王”的男子,正是唐高祖李渊庶七子鲁元李元昌。

此人眼下的封地在梁州,担任梁州刺史一职,前两天有事来到了长安。

要说鲁王李元昌这个人,也算得上是文武双全。

不但擅长书法与绘画,而且有勇力,骑射了得。

所以,李世民对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同父异母弟弟比较宠信,多次在朝中称讚李元昌机敏果断。

但事实上,李元昌这个人为人跋扈,而且还十分好色。

这不,此次他从梁州来到长安,听说长安城的头號魁明月姑娘要举办“骑楼赛诗”活动之后,便志在必得。

为此,他特意找来了善写诗词的当朝秘书郎上官仪为他代写诗。

总之,在李元昌的眼中,明月姑娘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故而,此时听张慎几说,有人要跟他抢明月姑娘,他自然怒不可遏。

见到李元昌发怒,张慎几心中暗中得意,他就是故意挑起李元昌火气的,想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程处默与尉迟宝琳敢在他面前耍横,但敢在鲁王李元昌面前耍横吗?

没有程处默与尉迟宝琳的维护,要对付李逸一个区区商人,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脑中转动著各种想法,但张慎几的口中却是丝毫没有耽搁地对李元昌说道:

“此人名为李逸,跟程处默与尉迟宝琳是好友。”

“现在三人就在一起,方才我见到他们三人了,並听到他们说,今日对明月姑娘志在必得!”

听到这三个名字,李元昌当即开口问道:

“这个名为李逸的人,是什么来路?难道他很会写诗?”

明明张慎几说了三个名字,为何李元昌就只问李逸呢?

那自然是因为他知道程处默与尉迟宝琳。

这两人,一人是宿国公嫡长子,一人是吴国公嫡长子,未来都是要承袭国公爵位的人,李元昌自然认识他们。

並且,他也知道这两个人没什么文采。

而今晚参加“骑楼赛诗”活动的人可不少,张慎几偏偏如此郑重其事地说这三个人要跟他抢明月姑娘。

很显然,肯定是这个名为李逸的人有值得让人重视的地方。

面对李元昌的问题,张慎几回道:

“此人就是长安城的一介平民而已,只不过与宿国公府交好,才与程处默、尉迟宝琳熟识。”

“不过,此人虽然出身低微,但確实文采不凡,上次长安城魁大会的诗会魁首,就是此人。”

为了让李元昌知道李逸很大可能会抢走明月姑娘,挑起李元昌对李逸的更大不满,张慎几毫不吝嗇对於李逸的夸奖。

听张慎几这么一说,李元昌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么说,上官仪写诗不如他?”

面对这个问题,张慎几有点为难。

因为上官仪也在这里,他要是直接说上官仪写诗比不过李逸,那岂不是得罪了上官仪?

但要说上官仪写诗比李逸厉害,这不是睁著眼睛说瞎话吗?

上次魁大会的诗会之时,他就是相信上官仪写诗比李逸强,才跟李逸、程处默等人打赌,结果输了不少钱。

並且,他要是说上官仪更厉害,那怎么让李元昌心中担心明月姑娘被抢走的危机感变强?

李元昌如果没有危机感,那怎么挑动李元昌去找李逸麻烦?

就在张慎几琢磨著怎么回答才合適的时候,上官仪自己开口了。

“上一次的诗会,我確实输给了李逸,不过这一次,我有十足把握能贏此人!”

上官仪满是自信。

他堂堂秘书郎,长安城鼎鼎有名的才子,上一次魁大会的诗会之时,竟然输给了一个寂寂无名的民间少年。

这让他一直耿耿於怀,总想著找机会与李逸再比一次。

今晚的机会正好!

他为了帮鲁王李元昌在“骑楼赛诗”中脱颖而出抱得美人归,今晚可谓是绞尽脑汁写了一首得意之作。

对於这首作品,他有著充分的信心!

那李逸,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对相思能有什么深刻感悟?

而既然没有深刻的感悟,自然就写不出符合主题的好诗!

所以,今天晚上,他贏定了!

听上官仪这么说,李元昌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也暂时熄了去找李逸麻烦的心思。

毕竟是长安城,天子脚下,他就算是鲁王,也不能肆无忌惮。

“有秘书郎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来,继续喝酒!哈哈哈!”

李元昌大笑著说道。

他已经开始期待今晚与明月姑娘的美妙时光了。

一旁的张慎几见状,很是失望。

现在,他只能在心中盼望李逸写的诗能胜过上官仪的诗,贏得明月姑娘的认可。

如此一来,李元昌多半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李逸就该倒霉了!

……

与此同时。

一间闺房之中。

一位白皙如玉,双眸如星辰,眉如远山,发如乌丝,美丽至极的女子,正在依次仔细阅读著面前的诸多诗。

这个女子,自然就是眼下长安城最炙手可热的头號魁:明月姑娘。

“咦?鲁王竟有如此诗才?”

明月看著自己手上的这首诗,颇为惊讶,这绝对是一首好诗!

在她今日看过的诗之中,也是最好的。

“不过,这诗风綺错婉媚,太像上官仪的风格了。”

明月仔细品读了这首诗之后,口中嘟囔了这么一句。

她作为明月楼精心培养的魁,颇有文采,对於大唐一些著名诗人的诗风,都有所了解。

而眼前这首诗,她怎么看,都像是上官仪写的。

她怀疑,鲁王是找来了上官仪为他写诗。

不过,她怀疑也没用,只要鲁王与上官仪不承认,谁也没办法。

再说,明月楼也不可能为这点小事跟鲁王爭论。

所以,不管这诗究竟是谁写的,上面题名写了鲁王,那就是鲁王写的。

將这首诗单独放在一旁之后,明月继续阅读剩下的诗。

很快,她又被一首诗吸引住了。

“相见时难別亦难,东风无力百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鬢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口中轻声念著这首诗,明月已经完全被这首诗融铸著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著的感情而打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才是极致的相思啊!”

明月满脸动容。

她从未想过,有人能把相思之情描写得如此深刻。

“这诗,將来一定会成为千古名篇的!”

明月心中无比坚定地想到。

除了这首诗本身极好之外,写这首诗的人的书法,也是极为出色。

明月已经认出来了,这首诗是用最近长安城流行的一种名为“瘦金体”的新字体写的。

之所以她能一眼认出,是因为她自己也很喜欢瘦金体这一新字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