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李逸带给李承乾与李泰的巨大压迫感!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怎么会是李逸?”
“李逸怎么会是二皇子?”
“这是怎么回事?李逸怎么突然变成二皇子了?”
殿中眾人之中,许多那些之前就认识李逸的人,此时整个人都懵了。
他们一直觉得李逸就是个平头百姓,万万没想到,没有一丝丝预兆,李逸就猛然成为了二皇子。
如此巨大的身份转折,自然令他们震惊无比。
杜楚客在震惊之后,感觉自己的脸有点痛。
就在刚刚,他还信誓旦旦要帮越王李泰拉拢李逸,並说能为李泰效力,是李逸求之不来的福气。
可现在呢?
李逸的真实身份是二皇子!
再回想他方才的那一番豪言,只觉得太可笑了!
幸好没有更多人听见,否则必定会招来更多嘲笑。
相比杜楚客,李泰此时的心情更加糟糕。
他盯著站在李世民身边的李逸,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李逸突然变成二皇子,让他无法再拉拢李逸为自己效力只是小事。
更加重要的是,李逸会不会成为他的夺嫡对手?
与李泰有同样担忧的,是太子李承乾。
今日在鸿臚寺,他亲眼目睹李逸轻描淡写就解决了吐蕃的三道难题,確信自己这位二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如果愿意辅佐他,那么必然能为他提供极大助力。
但如果不愿意辅佐他,而是如同四弟李泰一样,对他的储君之位虎视眈眈,那就意味著他从此会多一个难缠的对手。
“二弟,你会怎么选呢?”
李承乾看著如松挺立的李逸,眼神晦暗不明。
同一时间。
房玄龄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之后,狐疑地看了自己身边的魏徵一眼:
“魏相,我怎么感觉你並不意外,难道你早就知道李逸是二皇子?”
“那怎么可能?我也是此时才知道。”
魏徵当然不承认。
程知节看著魏徵睁著眼说瞎话,暗自撇了下嘴。
这魏老头说谎说得这么流畅,看来平日里没少说谎。
大殿另外一些地方,几个官员苦笑一声。
这几个官员,都出身滎阳郑氏。
他们此时才明白,他们滎阳郑氏为什么会在之前遭到陛下的重拳出击?
甚至连他们滎阳郑氏的朝堂顶樑柱沛国公郑元璹都被迫自请致仕。
原来因为李逸是二皇子啊!
“要是早知道李逸是二皇子,我们滎阳郑氏又怎么会去谋夺李逸的產业?”
这几个滎阳郑氏的官员觉得自己家族太冤了。
虽然滎阳郑氏是五姓七望之一,是大唐的顶级门阀,但明著抢夺一位皇子的產业,他们还是不敢的。
“得儘快把这个消息,传给国公!”
出身滎阳郑氏的官员们,在心中如此想道。
殿中眾人各有不同的反应。
站在大殿正上方的李逸,扫视著殿中群臣,看到这些人脸上的震惊,心中突然涌现出了一股豪情壮志。
男儿当手握大权啊!
用后世一句更通俗的话来说,那便是: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
“现在是皇子,將来呢?”
李逸表面淡定平静,但心中却滋生了野心。
穿越之前,他就不是一个甘於平庸的性子,要不然,他做不到白手起家在三十五岁的年龄就財富自由。
来到这个大唐之后,他作为一个拥有现代学识的穿越者,更加不愿意平凡过一生。
只不过,原来他真以为原主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古代底层牛马,所以给自己定的目標就是赚大钱与进入朝堂封侯拜相而已。
没想到,原主居然有皇子这么一个隱藏身份。
那李逸觉得,自己的目標就可以小小改变一下了。
毕竟,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李逸心中很清楚,这时候的太子李承乾,虽然已经初现叛逆的跡象,但还没有到作天作地惹得人嫌狗厌的那种程度。
因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还是比较稳的,他没必要在这时候展露野心,猥琐发育才是正道。
反正不用他干什么,李承乾再过几年也会自爆。
一旁的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自然不知道李逸在短短片刻时间內就在脑子想了这么多事。
两人只觉得,李逸不愧是皇室麒麟儿,第一次出席这么大的场合,面对这么多皇家宗室与文物群臣,都丝毫没有怯场。
给了殿中眾人一定时间消化李逸是二皇子这个消息之后,李世民让殿中眾人安静下来。
然后,把李逸因为特殊原因被养在民间,然后今日才能回归的事简明扼要的讲了一遍。
在讲这件事的过程中,李世民重点强调,李逸虽然生活在民间,但一直是他亲自抚养长大的。
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证实李逸的身份,避免有人產生诸如在民间长大会不会被掉包等想法。
李世民的意思就是,李逸从出生到长大,全程都有他的亲力亲为,所以身份不存在任何问题。
听完李世民的这一番话之后,殿中的皇族宗室与文武群臣都接受了这样的说法,也接受了大唐从此將多一个二皇子的事实。
正式介绍李逸的二皇子身份,只是今晚盛宴的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当然就是盛宴的主题:庆功。
李世民看著殿中眾人,高声说道:
“诸位卿家,朕方才说了,今晚的盛宴,除了是二皇子的回归盛宴之外,还是庆功宴。”
“为何要庆功,想必诸位卿家都已经知道了,是因为二皇子今天在鸿臚寺解答出了吐蕃人的三道难题,帮助大唐贏得了与吐蕃的赌斗!”
“按照赌约,吐蕃从此將成为我大唐的属国!”
“此事,二皇子居功至伟!”
“朕提议,为二皇子贺!”
李世民举起了酒杯。
“为二皇子贺!”
殿中眾人也纷纷举起了酒杯。
李承乾放下酒杯,看著站在李世民身边,意气风发的李逸,心中无比羡慕。
他这位二弟,今晚可真风光啊!
这样的风光,他也想要,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李逸的能力,没能解决吐蕃人的三道难题。
李泰同样很羡慕。
並且,除了羡慕之外,他心中还有了危机感。
在此以前,他可以说是自己父皇最宠信的儿子。
但从今晚自己父皇对李逸的態度来看,或许从此以后,他就不再是最受宠的皇子了。
便在此时,李世民开始向殿中眾人歷数李逸对朝廷的更多功绩。
提出改革科举之策、发明活字印刷术、提出吐蕃威胁论、发明曲辕犁、还有今日解答吐蕃的三道难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