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父皇,再给我一千私军吧!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是谁?”

“不要卖关子,赶紧说。”

李承乾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他有点不高兴,都什么时候了,杜荷这傢伙还在这里耍这些小把戏。

杜荷见状,不敢再耽搁,赶紧说出了他打听到的消息:

“太子殿下,据我从越王身边之人口中得到的消息,编《括地誌》这件事,是二皇子给越王出的主意。”

“什么?是老二给老四出的主意????”

李承乾大吃一惊。

这个答案,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太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了。

他倒不是怀疑李逸没有这个本事。

对李逸的能力,他没有丝毫怀疑,毕竟李逸做出的成绩摆在那里。

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李逸会给李泰出谋划策?

“难不成,老二投靠了老四,要帮助老四夺嫡?”

李承乾心中本能地有了这个怀疑。

產生这个怀疑之后,李承乾的脸色愈发阴沉,他感受到了一股巨大无比的压力。

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李泰本来就比他要更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如今又得到了李逸相助,岂不是如虎添翼?

有了李逸为李泰出谋划策,李泰日后就能不断为朝廷立功,那朝堂之上还能有他的立足之地?

李承乾越想,越觉得慌。

他想不通,那日他邀请李逸来东宫品茶的时候,他与李逸明明相谈甚欢,兄友弟恭。

怎么转眼之间,李逸就投靠了李泰了?

难道李逸就那么看好李泰而不看好他。

李承乾感到很受伤,有一种心理挫败感。

带著这样的情绪,李承乾开口问自己的心腹谋士杜荷道:

“杜荷,你说二皇子为何要给越王出谋划策了?难道他真的投靠了越王吗?”

沉吟片刻,杜荷开口回道:

“殿下,眼下说二皇子投靠越王,臣觉得为时尚早。”

“毕竟,二皇子才刚回归皇室不久,与越王也才刚认识,照常理来说,二皇子不会这么快就投靠越王的。”

“所以,臣觉得此事可能另有玄机!”

不得不说,虽然杜荷算不上什么才智卓绝的人,只能勉强算个狗头军师,想不出什么妙计,但作为名相杜如晦的儿子,多多少少还是从杜如晦身上学到了一点东西。

比如此刻,他就比李承乾冷静多了。

听杜荷这么一劝,李承乾也反应过来,他是想得有点草率了。

“那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李承乾问杜荷道。

杜荷回道:

“为今之计,我建议殿下儘快与二皇子殿下面谈一番,试探一下二皇子的想法。”

“好,我今晚便设下晚宴宴请二皇子。”

李承乾点了点头。

隨后,他叫来了东宫典內高延福,让高延福去宫中找李逸,邀请李逸晚上来东宫赴宴。

……

与此同时。

另一边。

杜楚客来到李泰身边,对李泰说道:

“殿下,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將消息告诉杜荷了。”

闻言,李泰点了点头。

“我的太子大哥,想必你现在很慌吧,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臣弟我很是期待啊!”

李泰看著东宫方向,淡淡一笑。

是的,杜荷之所以能从杜楚客口中打探到是二皇子李逸为李泰提出了编撰《括地誌》的主意,是因为李泰故意为之。

至於李泰要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是为了离间李承乾与李逸之间的关係,防止有一天李逸被李承乾拉拢。

当然,在李泰的想像中,最好的情况是李承乾为此敌视李逸,做出针对李逸的行为。

那样的话,他就能趁机拉拢李逸。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李承乾施加更大压力。

李泰对李承乾这个竞爭对手,还是做过一番研究的。

在他看来,李承乾有一个很大的性格缺陷,就是意志不够坚韧,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容易急躁,容易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为。

而这,就是李泰希望看到的。

毕竟,李承乾是嫡长子,占据大义名分,如果李承乾不犯错的话,他想要把李承乾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是很困难的。

“走吧,回越王府商量开设文学馆,以及编撰《括地誌》的事。”

李泰招呼了杜楚客一声。

……

皇宫。

御书房。

李逸找到了正在辛苦审阅奏摺的李世民。

看到这样的情况,李逸不禁在心中感慨了一句:

“真不愧是古代著名的劳模皇帝啊。”

等日后他当上大唐天子之后,是肯定不会这么劳累的。

他堂堂一个穿越者,不需要像李世民一样卷时间,也能让大唐更强大。

“阿耶,忙著呢?”

李逸依旧是嬉皮笑脸地跟李世民打了招呼。

“有事就赶紧说事。”

李世民头也不抬地回道。

他对李逸不想当太子的事,还是有点不爽。

尤其是李逸又给李泰出了一个编撰《括地誌》的主意,他愈发见识到李逸的非凡能力,更觉得李逸是更合適的储君人选。

偏偏李逸胸无大志,一心只想著赚钱,这让李世民愈发恨铁不成钢。

见状,李逸嘖嘖两声:

“嘖嘖,阿耶,我这可是给你匯报好消息来了,你就这態度对待朝廷的有功之臣?真是让儿臣寒心啊!”

听到这里,李世民自动过滤了李逸那些阴阳怪气的话,放下手中奏章,看著李逸问道:

“什么好消息?”

“我下面那个五粮酒肆的掌柜,已经结识了吐蕃副使昂日琼,並且已经跟昂日琼谈妥了青稞酒生意。”

李逸直接步入了主题。

他这次来找李世民,主要就是为了跟李世民说这件事的。

“好!干得好!”

对於李逸带来的这个消息,李世民很满意。

虽然吐蕃现在已经臣服大唐,成为了大唐的属国,但李世民心中很清楚,这不过是吐蕃的权宜之计而已。

根据他的判断,吐蕃应该是因为谋取吐谷浑不成,又在吐谷浑被大唐的军队击败,所以暂时不愿意跟大唐再起衝突了,所以才有了这次派使团来长安请罪的事。

至於臣服大唐,从此成为大唐属国的事,也应该是吐蕃之主与禄东赞在国內早就商量好的事。

否则的话,禄东赞怎么可能拿如此重大的事来打赌?

肯定是吐蕃方面心中的底线,就是成为大唐的属国,以此来换取与大唐的和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