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给李逸上眼药!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只是臣实在担心殿下的处境,越王已经对殿下的储君之位虎视眈眈,暗中拉拢朝臣,现在更是借著越王府开设文学馆的机会,到处招募人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现在又多了一个更受宠信,势头更盛的楚王,臣难免为太子殿下感到担心,所以才口无遮拦,还请太子殿下恕罪!”

郑世明的语气之中,带著恰到好处的惶恐。

当然,他的这份惶恐,是装出来的。

他知道太子李承乾此人多疑,別看李承乾信誓旦旦,义正词严,但他敢保证,李承乾心中现在必然对李逸有了隔阂之心。

这也正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代表滎阳郑氏想与李逸化解旧怨是真的,但与此同时,他也得做好李逸不肯就此罢休的准备。

尤其是今日与李逸打过交道之后,他深刻感受到,李逸虽然年龄小,但却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

儘管最后李逸提出了將旧怨一笔勾销的条件,他也答应了。

然而对於李逸会不会遵守约定,郑世明心里完全没底,因为他完全看不透李逸。

出於对李逸的忌惮,他经过权衡之后,决定埋伏一手,在李承乾面前给李逸上上眼药。

他的想法是,如果李承乾能打压住李逸,那李逸对他们滎阳郑氏可能存在的威胁就小了。

如果打压不住也无所谓,对他们滎阳郑氏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反正李承乾不可能把他说的这些话告诉李逸,他也不担心李逸因此记恨他。

另一边,李承乾无暇琢磨郑世明的心思,此时他的心中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近些年来,越王李泰步步紧逼,令他烦心不已,夜夜难眠,生怕储君之位被李泰夺走。

而楚王李逸回归之后,因为李逸的才华,他本来对李逸也產生了忌惮。

不过在李逸的一番表演之后,他不再忌惮李逸,而是专注於对付越王李泰。

可现在,郑世明的一番话,又令他开始重新审视李逸,原本消失的忌惮,又重新出现了。

他必须要承认,郑世明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李逸深得父皇宠爱,又已经对朝廷有许多大功劳,这一次要是真借著賑灾之事,积累起巨大的民间声望,保不齐父皇真会產生易储的心思。

或者说,他们的父皇这次让李逸负责去河南道賑灾,本身就代表一种態度。

越思考,李承乾心中就越不安。

这种不安像藤蔓般悄然爬上心头,紧紧缠绕著他的心臟,让他呼吸都变得困难。

他挥了挥手,声音带著几分疲惫:

“郑少监不必紧张,孤知道你是为孤著想,自然不会怪罪於你,此事不必再提,孤自有分寸。”

话是这么说,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郑世明的话像一根刺,已经深深扎进了他心里,让他再也无法平静。

郑世明见目的达成,心中窃喜,面上却依旧恭敬。

接下来,他陪著李承乾又饮了几杯,时不时说些奉承话,缓解紧张的气氛。

约莫一刻钟后,他起身告罪:

“太子殿下,臣需儘快回府安排三万石賑灾粮的事宜,免得耽误了楚王殿下賑灾的大事,惹得楚王不满。”

“臣就先告退了!”

“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走了。

郑世明躬身行礼后,快步走出醉仙楼,坐上早已等候在门口的马车。

马车缓缓驶动,他立刻掀开窗帘,对车夫吩咐了一句:

“儘快回府!”

回到府中后,郑世明直奔书房而去。

进入书房,郑世明提笔,將今日他与李逸的谈判结果,以及他答应给李逸三万石粮食用於賑灾,还有李逸即將亲自前往河南道賑灾等消息,一一详细写在信上。

写完后,他仔细检查了几遍,確认没有遗漏,才將信纸折好,装进密封的木盒里。

接著,他令人叫来心腹管家:

“你亲自带著这封信,现在就出发,快马加鞭赶去滎阳,务必亲手將这份信交给家主。”

“路上不得停留,更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信的內容!”

“若是出了半点差错,你提头来见!”

郑世明最后很严肃地对管家强调了一句。

管家接过木盒,郑重无比地点头:

“请郎君放心,小人定不负郎君所託!如有差池,小人以死谢罪!”

说完,他揣好木盒,快步走出书房。

片刻后,管家骑马离开郑府,朝著城外疾驰而去。

……

三日后。

清晨。

天色微亮,东方泛起鱼肚白。

长安城外的十里长亭。

李逸身著青色常服,外披一件黑色披风,腰间繫著玉带,站在长亭中央,目光温和地看著董彦与薛仁贵。

亭外,一千名王府私军整齐列队,骏马打著响鼻,空气中瀰漫著淡淡的晨雾。

今日,是薛仁贵与董彦出发去松洲的日子。

李逸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薛仁贵:

“这是我昨日进宫求陛下写的一道给松洲刺史的密旨,內容是证明你们的身份,以及让松洲刺史为你们行事提供方便。”

“不过,为了青稞酒计划的保密,以及避免让吐蕃人发现端倪,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这道密旨。”

“末將明白!”

薛仁贵接过书信,放进鎧甲內侧的口袋里,郑重无比地回道。

李逸转头看向董彦,叮嘱了一句:

“董彦,此行松洲执行青稞酒计划,你是主导,薛仁贵会配合保护你,你要多用心把事做好!”

“请殿下放心,属下就算拼了性命,也一定会完成任务!”

董彦的脸上,同样满是郑重。

闻言,李逸点了点头。

隨后,他走上前,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又拍了拍董彦的手臂:

“松洲地处边境,局势复杂,你们遇事一定要多商量,切勿衝动。”

“若是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及时派心腹传信回长安,本王会立刻想办法支援你们。”

“末將/属下谨记殿下教诲!”

二人齐声应道,声音坚定。

隨后,董彦与薛仁贵走出亭子,翻身上马,勒住马韁,对著李逸深深一揖:

“殿下,那末將/属下就出发了!”

“去吧。”

李逸摆了摆手。

得到李逸的指示后,薛仁贵高喊一句:

“出发!”

话音落下,一千名士兵整齐地翻身上马,跟著董彦与薛仁贵二人策马离去。

马蹄声在晨雾中迴荡,队伍像一条长龙,渐渐消失在官道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