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三百年风雨,实亡於今夜  这个朝廷鹰犬,他正的发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夜絳珠一袭金红凤袍,从始至终都是冷漠至极的神情,即便那头邪崇已经撕碎半座军阵而来,她脸上依旧没有半分惧怕。

凉州有副耳熟能详的民谣,上到八十老叟,下至垂小儿都能哼唱两句,是一个青词诗人所作,词是这样的:

夜家儿郎马上弓,马下锋,死马背,死马旁,北凉儿也是夜家儿,北凉女也是夜家女,刀在手,甲在胸,家中阿娘莫要哭红了眼,儿有衣裳抵得了霜寒,家中小娘莫要摧断了肠,来生再伴你话家常,雪落毡房白,风啸雁阵歪,凉州千里月,唯照我將门郎。

夜絳珠眼眸冷厉,分明不通半点兵戈,依旧从马侧抽出了一桿长矛,拍马而去。

我夜家满门忠烈,何惧一老龙?

身后的甲士被其带动,群情激奋,一时竟形成了千甲齐冲的阵势。

潮头之上的那抹金红,在此刻浑然成了天地间最鲜艷的一抹顏色。

景帝姬青元震怒,遥遥便挥出一袖,要將那逆女子当空抽碎。

但千钧一髮之际,天地间却响起了一道清越的剑鸣声。

那於京郊玉台山一剑裂渊的男子再度抬手,只挥出一剑,便压退了不可一世的老龙。

轰隆一景帝姬青元如陨星般倒飞而去,一连贯穿数栋宫闕,直到勾住一处檐角,才堪堪止住去势,惊疑不定的望著远处那道黑袍身影。

白泰?

心中生出这一想法的瞬间,姬青元几乎要夺命而逃,可他很快又掐灭了这个想法,只是眼神警惕的盯看那陌生的神仙。

不同於景帝,夜絳珠和苏巧巧在看见那道黑袍身影的瞬间便瞪大了眼眸。

剑雨华一剑逼退对方后没有过多犹豫,很快又提剑杀了出去。

踏一周围离得近的甲士只听见一道微不可察的踏地声,眼前之人便消失在了原地,不过很快,他们就又听见了一道清脆的剑鸣声。

錚一併不如何惊天彻底,却一剑分开了东面的宫闕。

夜絳珠坐在马背上,遥遥望著那道稍纵即逝的黑袍身影,手中还著沉重的长矛。

好险。

又好不凑巧,她的红衣怎么就被打湿了呢?

高台之上的苏巧巧原本已是存了必死之心,这才破罐子破摔的跳出来大骂了一通,见到自家男人心中先是一喜,隨后便有些忧心起来。

她走出宫檐,抬手挡了挡细如牛毛的小雨,这才看向开始往台阶下走的姬天乾:

“你从什么时候盯上他的?”

“很早之前的事了,怕是没时间与幽妃娘娘细说。”

苏巧巧挑了挑眉头,又问了一句:

“你当真只想杀了景帝这条老狗?”

那年轻至极的皇帝在下一级台阶上顿了顿,而后抬起眼眸,看向了自皇城边缘而来的一袭银甲:

“可以的话,还想请幽妃娘娘替朕带几句话。”

“为何不自己去说?”

“朕已无顏见天下人。”

皇城东面的宫闕上,景帝姬青元再次被一剑斩中,透过破碎的袖袍,可见伤痕深可见骨。

他眼中的惊疑逐渐被恼怒取代:

“得道不易,阁下当真要与朕不死不休?”

回应姬青元的只有更凌冽的一剑。

两人从天上打到地下,一路撞穿宫闕无数,令景帝更加惊惧的是,即便他刻意將两人的爭斗往旁人身上引,这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年轻神仙依旧连半分迟疑都没有,甚至出手更狠辣了几分。

姬青元常年养尊处优,单论与人搏杀的技艺甚至连寻常宗师都不如,欺负欺负寻常人还可以,一旦遇到同等境界的存在,便只能凭藉过人体魄苦苦支撑了,连还手都有些困难。

剑雨华试探性出了几剑,发现对方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耐打些的沙包后也就失了兴趣,再度挥出一剑。

此剑曾镇得万申仿徨,今日又伏一老龙。

景帝被一剑钉在地上,神情惊惧,眼眸中甚至有些茫然,不可置信的看著那神情冷峻的年轻人。

剑雨华想了想,还是道:

“求道如登山,我好歹靠自己爬到了半山腰,陛下却是躺在棺材里一步登天,根基用虚浮来形容都有些不合適。”

景帝终於失去了浑身的气力,苦涩一笑:

“朕方才才觉已达仙神之境,原来竟如此不堪。”

一句话说完,他顿了顿,又道:

“阁下可愿饶朕一条性命?”

在看见年轻男子摇头的举动后,景帝似乎也不觉得意外,只莫名嘆了一句:

“朕若是成了还没什么,如今功亏一簧,才觉得齐道玄死的有些可惜了。”

这头老龙在冷静下来后,居然像一个锚銖必较的妇人,著指头算起了得失,在发现篮子里少了个滴溜溜的鸡蛋后好不心痛,就差捶胸顿足了。

不过齐姓老道修了一辈子的道,临了有了登上云端的机会,似乎怎么做都不显得可惜,却又叫人惋惜。

那道瘦削身影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近前。

景帝看看那张还未完全褪尽稚气的面庞,现在倒觉得不只有三四分像,可能都有六七分了。

他终於嘆了一声:

“天乾,你贏了。”

“你做的太好了,一直到今夜之前,朕其实都未怀疑过你,就连你唤齐道玄到皇陵,朕也只当你是有別样的心思,没想到会到这一步。”

景帝说到这,顿了顿,最后又叮嘱了一声:

“血元之术终究是左道,日后还是莫要用了。”

景帝还算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结局,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那性情有些孤僻的少年居然先一步剖开了自己的胸膛。

承元五年九月二十三,乾帝姬天乾於皇城自,告罪於天下。

至此,承元年间无数冤屈终於得以昭雪。

后世有太妃苏巧巧著《乾遗录》,言大乾自太祖皇帝起,歷经三百年风雨,虽后世才易,实亡於今夜矣。

其中还有一段老龙慟哭的典故,后人猜测万千,却始终不知其所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