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8章 站著把钱挣了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用他许峰在毛熊战场上用命换来的声望,去为这个刚刚诞生的龙国,撬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他想起大別山那片刚刚丰收的土地,想起林雪靠在他肩头轻声描绘的那个小小的医馆,想起那份他好不容易才亲手刨出来的,看得见摸得著的安稳。

那些画面,像是上辈子的事,遥远而模糊。

他深吸了一口带著煤烟味的冰冷空气,再开口时,声音已经恢復了惯有的平静。

“司令员,我明白了。”他抬起头,迎著周保中的目光:“说白了,就是让我去搞东西。枪,炮,机器。”

周保中的脸上,终於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他重新坐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我们来谈谈,这个『东西』,具体该怎么搞。”

许峰在椅子上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他感觉自己不是来接受任务的,倒像是来参加一场决定未来几十年国运的秘密会议。

“目前,我们和苏维埃方面的联络,主要是通过哈城的联络处。”

周保中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递给许峰:“负责人是李先生,但具体事务,都是下面的人在跑。效果,不能说没有,但……不理想。”

许峰接过文件,快速瀏览了一遍。

上面记录了最近半年,我方请求苏维埃援助的清单,和苏维埃方面实际援助的物资列表。对比之下,触目惊心。

我们要的是重炮、坦克、飞机,是炼钢厂、工具机厂的全套设备。

而苏维埃给的,大多是他们淘汰下来的旧式步枪、一些库存的弹药,还有几台破旧的农业机械。

用后世的话说,这叫“清库存”。

“伸手要,要不来尊重,也要不来长久。”许峰放下文件,一针见血。

周保中讚许地点了点头:“说得对。苏维埃人是我们的同志,但也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有他们的国家利益要考量。我们总想著从別人碗里白白拿肉吃,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多了,谁都会烦。”

“而且……”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沉重:“我们內部,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人觉得,我们都是布尔什维克,你的就是我的,我管你要,是天经地义。这种想法,很危险。”

许峰能想像到那种场面。一群泥腿子出身的干部,怀著朴素的国际主义情感,理直气壮地找苏维埃人要这要那,碰一鼻子灰不说,还把人给得罪了。

“所以,这个『外交官』不好当。”周保中看著他:“你不光要面对苏维埃人,还要应付我们自己人。”

“我不想当外交官。”许峰摇了摇头:“我当不了。”

周保中的眉头皱了起来。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再用『要』这个字了。”许峰解释道:“我们得换个思路。我们得『换』。”

“换?”周保中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过来,却又苦笑起来:“拿什么换?许峰同志,你不是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家底。除了这片刚解放的黑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一无所有。总不能让战士们去给苏维埃人当僱佣兵吧?”

“司令员,您说对了。”许峰的嘴角,勾起了一个极淡的弧度:“我们最大的本钱,就是这片黑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

门口一直像木桩一样站著的参谋甘烁,听到这里,眼皮忍不住跳了一下。

他觉得这个新来的“劳动英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跟司令员说话,就像在菜市场里谈买卖。

周保中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说下去。”

“苏维埃是强大的工业国,但他们也有软肋。”

许峰的脑子里,那个属於“农业专家”的资料库正在飞速运转:“他们的国土大部分都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虽然广袤,但適合耕种的区域並不多。尤其是远东地区,更是地广人稀,农业基础薄弱。”

“卫国战爭,让他们的农业生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到现在,粮食和农副產品的供应,都还非常紧张。我听说,莫斯科的黑麵包,现在还是要凭票供应。”

周保中静静地听著,眼神越来越亮。

这些情况,他有所耳闻,但从没有像许峰这样,把它们和自己的困境联繫起来。

“他们缺粮食,缺大豆,缺肉类。而这些,正是我们东北的黑土地能给他们的。”

许峰的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圈:“我们是农业国,他们是工业国。我们有人有地,他们有机器有技术。这是一个最完美的互补。”

“用我们的大豆和猪肉,去换他们的拖拉机和工具机。用我们的粮食,去换他们的枪炮和弹药。这不是援助,这是公平交易。我们站著,把钱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