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六脉神剑 综武:说书就变强,女侠争做侍女
段思平前半生杀伐无数,仍能证道成佛,足见佛门广大。”
“大理虽小,但有陆地神仙镇国,四邻谁敢妄动?”
“段思平並非寻常佛修,其武道造诣亦至武皇之境,战力远非岐山大师之类只修佛不习武者可比。”
“天龙寺背靠皇族,又有陆地神仙坐镇,確实堪列天下名剎之列。”
三楼东侧第三间雅室。
听闻此言,慕容復与四大家臣皆露惊容。
大理作为大宋属国,与大宋江湖素有来往,他们自然也略有耳闻。
尤以段氏一脉,代有高手,如数十年前南帝段智兴,在大宋江湖威名赫赫。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更是大宋江湖公认的绝世武学。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大理天龙寺中,竟还藏著一位陆地神仙。
风波恶望著王语嫣,轻声问道:“表妹博闻强识,可知这段思平?”
此言一出,眾人目光齐齐投向王语嫣。
在眾人注视之下,王语嫣以温婉清甜的嗓音轻声答道:“还施水阁中確有几卷大理的旧籍,附於一本游记之中。”
“上代家主似乎曾至大理游歷,对天龙寺武功推崇备至,唯独未能参习《一阳指》,引为憾事。”
“那本游记中还提及,天龙寺除《一阳指》外,尚有一门更为玄奥深奥的绝学。”
“这两门绝学皆为大理国的开国皇帝段思平所创,其中亦多有对他崇敬之语。”
“依那游记所载,段思平当年不过是一名南詔武將,因一身武艺冠绝当世而名扬天下。”
“因南詔国君昏庸无道,段思平愤而起兵,率领眾將士攻破王城。”
“彼时正值大宋与吐蕃交锋,两国皆无暇顾及西南这片动盪之地,段思平遂趁势建立大理国。”
“事后吐蕃虽有意征討大理,但忌惮段思平武功盖世,终究未敢妄动,只能默许大理国之地位。”
眾人听闻这番话语,皆不禁睁大双眼,谁也没料到慕容博竟曾踏足大理。
更始料未及的是,天龙寺中竟还藏有一门比《一阳指》更为玄奥的武学。
连苏尘都未曾提及此事,可见其秘。
慕容復与四位家臣对视一眼,心下瞭然——慕容博为何对段思平如此敬仰。
慕容家歷代皆以復兴燕国为己任,奈何几代人努力终无所成。
而段思平却亲手缔造大理,正是慕容氏几百年来梦寐以求之事,自然令慕容博推崇备至。
四大家臣之首邓百川嘆道:“当年段思平能建大理,实乃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等机缘,恐难再现。”
“不然!不然!”
“段思平之所以能建国,皆因其武道已达武皇之境,震慑吐蕃不敢妄动。”
“可见,武道修为才是根本。
若公子能踏入武皇,乃至陆地神仙之境,復国之事何足道哉。”
包不同摇头晃脑,侃侃而谈。
风波恶嘆息道:“可惜公子未能破得珍瓏棋局,否则得了无崖子前辈的真传,少说也是半步地仙之身。”
这话说得实在不合时宜。
半月之前,慕容復远赴擂鼓山,在眾目睽睽之下与苏星河对弈。
才走数步便力竭吐血,棋局当场败北。
此事已成慕容復心中之痛。
如今被风波恶旧事重提,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王语嫣见气氛凝滯,连忙开口:“我倒是想起一件怪事。”
阿朱立刻附和道:“什么事啊?”
眾人也顺势转移注意力,纷纷望向王语嫣。
只听她柔声说道:“那本游记中有言,天龙寺创立已逾百年,而段思平早年曾为武將,之后又登基称帝。”
“如此推算,他现今至少也该有一百六十多岁才是。”
慕容復等人闻言皆是震惊,一百六十多岁,比当年的黄裳还要年长。
莫非段思平也掌握了延年益寿之术?
慕容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当即起身,走出包厢,朗声道:“苏先生,晚辈有两事请教。”
“据我慕容家还施水阁所载,大理天龙寺除《一阳指》之外,尚有一门更为玄奥的绝学。”
“且此功之威力,远在《一阳指》之上,不知是否属实?”
“再者,天龙寺已有百年以上歷史,而段思平建寺之前,曾为南詔武將,其后又为皇帝。”
“若推算至今,他应有百六十岁以上高龄,远超常人寿命极限。”
“莫非他亦得有长生之法?”
此言一出,喧闹的大厅顿时陷入寂静。
江湖眾人面面相覷,皆没想到竟有这等秘辛。
当年华山论剑,段智兴凭《一阳指》力压群雄,夺得南帝之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