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帝王人物 综武:说书就变强,女侠争做侍女
“宋缺心碎神伤,自此断情绝念,一心沉於刀道。
为斩断尘念,竟娶丑女为妻,只为求一刀纯粹。”
“如今二十载早已过去,他却仍未出山,只因仍在苦修那尚未圆满的『第九刀』。”
“那一刀,是断情绝念的极致,是『刀即是我,我即是刀』的无上境界。”
“这一刀,纵然是散人寧道奇,也唯有退避三舍。”
“因此权衡再三,暂將宋缺列为武道通神榜第三十三位。”
话音未落,整个大厅已然炸开了锅。
天刀宋缺!
这个名字在大隋江湖中如雷贯耳,尤其是那些行走绿林的豪杰,几乎没有谁没听过他的名號。
二十多年前,正是大隋武林最为辉煌的年代,宋缺、石之轩、祝玉妍、梵清惠四人並称天骄,各自惊艷一时。
正是这四位年轻人,撑起了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然而在佛魔纷爭的大潮之中,宋缺却始终站在边缘,声名远不及其余三人显赫。
直到此刻听罢苏尘所言,眾人才恍然惊觉——原来当年那四位盖世奇才之中,真正最出类拔萃的,竟是这位低调至极的岭南刀客。
他是四人中唯一踏足陆地神仙之境的存在,更是以刀入道,凭一柄天刀劈开天地桎梏。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曾调动岭南三十万铁甲,誓师北上,欲逐鹿中原。
听到此处,眾人无不震惊失语。
以宋缺之武力,统御山河並非妄想,天下或许真能改姓易主。
可谁又能想到,如此千载难逢的机缘,他竟说放就放。
只因见了梵清惠一面,听了她一句劝语,便收兵归岭,封刀退隱,二十年不履红尘。
若非出自苏尘之口,任谁也不会信。
那是帝王之位啊!普天之下,几人能不动心?
可宋缺偏偏就这么放下了,仅仅因为一个女子的一句话?
剎那间,所有人对慈航静斋圣女的影响力有了全新的体悟。
魔师庞班亲临静斋,被言静庵一句话点醒,转身闭关三十载,从此销声匿跡。
天刀宋缺挥军北进,被梵清惠轻言劝止,就此敛锋入山,再不出世。
就连自负绝代的邪王石之轩,也被碧秀心牵绊一生,心境破碎,修为停滯。
放眼天下,又有谁能真正抵挡慈航静斋那白衣飘然的女子?
而最令人心神震动的,还是苏尘最后透露的那一句:
宋缺闭关二十余载,潜心打磨,如今已临近天刀第九式的门槛——那一刀,连寧道奇都无可奈何。
此言一出,无异於惊雷炸响。
寧道奇是谁?那可是当今大隋明面上公认的巔峰人物,武林泰斗。
谁能料到,沉寂多年的天刀宋缺,竟已悄然逼近甚至超越此人?
霎时间,厅內喧声四起:
“什么?宋缺早已踏入陆地神仙之境?还是靠刀法登顶的?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当年四大天骄里,宋缺最是沉默寡言,偏居岭南一隅,没想到竟是隱藏最深的一个。”
“厉害!我以为他顶多与石之轩在伯仲之间,谁知早已超凡入圣。”
“岭南宋阀练兵数十万,本有问鼎天下的资本,竟因一句劝告而作罢,实在可惜。”
“慈航静斋的女子怎这般了得?前有言静庵一句话让庞班归隱三十年,今有梵清惠一句话退三十万雄师。”
“神仙又如何?终究逃不过情之一字。
庞班败了,宋缺也输了,石之轩更是疯魔半生。”
“你们年轻不知那时风光,老夫还记得梵斋主当年行於江湖,一袭素衣,举世倾倒。”
“今日我才真正服了慈航静斋,不管你多么桀驁不驯、野心勃勃,她们只需轻启朱唇,便可令你收锋敛刃。”
“宋缺也是个狠角色,为求刀道极致,竟娶仇家之女为妻,逼自己断情忘爱,我辈武痴自愧不如。”
“如今的宋缺,早已凌驾於其余三人之上。
第九式若成,寧道奇恐怕也挡不住那一刀。”
……
三楼南侧第七间雅室之內。
“天刀宋缺……这名字我曾听闻,却不知他竟已臻至此等境界。”
傅采林低声自语,眸光微闪,满是难以置信。
当年他持剑入中原时,宋缺尚未成名,远未列入顶尖强者之列。
而如今,此人竟已堪与寧道奇並肩。
中原江湖的深厚底蕴与人才辈出,让他心中不禁泛起波澜。
高句丽国小势弱,举国之力才造就他一人步入陆地神仙。
可以预见,他身死之前,高句丽再难有人踏上此境。
因高句丽一国的武道气运尽数集於他一身,再难有后起之秀能与之比肩。
反观中原武林,则截然不同。
纵使隱世高人辈出,新一代的顶尖高手仍旧层出不穷,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这般深厚的底蕴与气机流转,远非高句丽这等边陲小邦所能企及。
这也是异族国度难以摆脱的命运——一旦主梁折断,便再无支柱可撑大局。
这份孤悬於顶的重责压在心头,令他倍感沉重,前所未有的压抑如影隨形。
尤其听闻大隋江湖竟又诞生了一位与他同阶的存在,更是让他寢食难安,忧思如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