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不是省油的灯 综武:说书就变强,女侠争做侍女
虽然后来传闻这部书极为精彩,但那时他又接连开讲《长生界》,评点各路强者,风头正盛。
加之他的言论屡屡震动神州,各方势力纷爭不断,眾人忙於追踪时局,哪还有心思去翻看旧日话本?
因此,大多数人其实並不真正了解《雪中》的內容。
那些曾经听过的,多是市井百姓,有些甚至因生计艰难,早已不再踏足摘星楼,只能靠买抄本来回味。
即便此前青鸟、鱼幼薇现身时,曾引发些许熟悉感,但那些知情者也不敢在眾多武林高手面前隨意开口,生怕惹祸上身。
眼见议论渐息,苏尘缓缓开口,转入下一个评述。
“关於葵总管,便说到这里。
他愿以性命维繫国运,勇气令人钦佩。
但也必须承受一旦国破,魂飞魄散的结局。
不过,若大宋重振雄风,他未必没有机会登临陆地天人之巔。”
“接下来,我要讲的人物,你们或许略有耳闻。”
“他是诸葛神侯的授业恩师,也是自在门的开山鼻祖——韦青青青。”
“其师承出自斩经堂第六代弟子丁郁风。”
“比起风光无限的总堂主龙百谦,丁郁风不过是门中一个默默无闻的修习者,终年潜心武道,不问外事。”
“而韦青青青性情亦復如是,师徒二人皆属沉静寡言之辈,终日埋首练功,不求闻达。”
“当年龙百谦的弟子淮阴张侯,凭一千零一式『风刀霜剑』纵横江南,所向披靡之际,他的同门师兄韦青青青,尚在无人知晓的角落苦修。”
当龙百谦与丁郁风相继离世,淮阴张侯登上斩经堂总堂主之位后,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岁,韦青青青终於从漫长的闭关修行中出关。
他將斩经堂的一千零一式刀法融会贯通,凝练为一招,取名“千一”。
“千一”问世之日,韦青青青独步江湖,挑战各门各派。
一人一剑击溃孤寒盟,单刀震慑幽灵十三煞,一夜之间连败多老会十七位长老,更以一己之力逼退撼动山九大当家……
雪青寒所创的“一流流剑”曾被武林誉为无解之剑,然而在“千一”面前,却如冰遇烈阳,瞬间瓦解。
自此,韦青青青真正迈入大宋武林巔峰强者的行列,声威震动四海!
岁月流转,他的实力日益精进,不再归返斩经堂,反而另立门户,创立自在门。
除尊师之道外,不设门规,讲究隨心而行,意在逍遥自在。
韦青青青一生仅收四徒:懒残大师叶哀禪、天衣居士许笑一、元十三限元限,以及六五神侯诸葛正我。
此四人皆成一方巨擘,各自开宗立派,名震天下!
而今,韦青青青修为愈发深不可测,已稳踏半步天人之境,距那传说中的天人之巔,仅差一步之遥。
……
丁郁风门下传人!
自在门开山祖师韦青青青!
苏尘话音落下,眾人仍久久沉浸於那份无拘无束的江湖想像之中。
当年的淮阴张侯亦是威震八方的绝顶高手,如今斩经堂虽仍在,却早已由后辈弟子执掌,门庭日渐冷清,风光不再。
反观韦青青青所创的自在门,虽隱於世,门中不过寥寥数人,名声不显,却个个惊才绝艷。
他本人更是活得洒脱——无需操劳门务,不问俗事纷爭,想练功便闭关悟道,想远游便负剑踏山川,这般人生,怎能不让人心生嚮往?
更何况,斩经堂如今门徒稀落,而韦青青青门下四徒,个个皆是顶尖宗师!
懒残大师叶哀禪与天衣居士许笑一,皆为避世不出的高人;至於诸葛正我,更是贵为大宋唯一的六五神侯,执掌六扇门,镇守皇城中枢,权势与威名並重。
唯有那元十三限元限,江湖上鲜有听闻其事跡。
一时之间,眾人不禁心生羡慕。
“要说这韦青青青,才是真正的人生得意啊!修为逼近天人,徒弟中有诸葛神侯这等人物,还不用操心门派琐事,整日自由自在,谁不羡慕?”
“可不是嘛,比起那与国同休的葵总管,韦青青青活得更有滋味。
况且他也並非不顾家国,诸葛神侯坐镇朝纲,便是他对天下最大的担当。”
“说得对,有诸葛正我在,哪怕他自己云游四海,也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不过依我看,这次上榜的葵总管和韦青青青,未必就比前一批的佛、道、魔三位半步天人更强吧?”
“正如苏先生所言,这几人差距不大,除了榜首那位,其余六人其实难分轩輊。”
“我倒觉得,他们三人联手,也未必打得过我大明铁胆神侯!哼,真想看看这榜首究竟有多强,可敌得过我们大明的龙木岛主否?”
议论纷纷间,声音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