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 章 佛门 截教要翻天?我师父是通天!
他们並非不能成佛,而是不愿。
若不计人间香火与正统之爭,佛门之底蕴,实则已远超当下的阐教。
这也是为何,老子对佛门始终心存戒备。
如今虽道门仍居正统,天命未改,阐教仍是三界第一教。
但论根基之厚,佛门早已具备大兴之资,唯待天命降临。
“若以色见佛,以音声求佛,是人行邪道,不可见如来。”
此时,须弥山上,诸天佛陀、菩萨、阿罗汉纷纷诵起佛经。
隨著梵音响起,整座须弥山佛国被佛光笼罩,愈发明亮。
隱隱之中,竟显现出一座庞大阵法。
这阵法覆盖整个佛国,其中似有六个虚幻世界轮转不息。
六界之中,梵音迴荡,灵气涌动。
正是佛门所称的六界——“地、水、火、风、空、识”。
每一界中,皆有一尊佛陀端坐。
第一界“地界”,一尊枯瘦佛陀静坐,手执灵珠——是燃灯古佛。
第二界“水界”,一尊面容圆润、笑意盈盈的佛陀端坐——是弥勒佛祖。
第三界“火界”,一尊身披金光、背映朝阳的佛陀显现——是大日如来。
第四界“风界”,一尊身著青袍、神情深邃的佛陀静坐——是多宝如来。
第五界“空界”,一尊青年佛陀含笑而坐——是药师如来。
第六界“识界”,一尊身形高大、神色庄严的佛陀端坐——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
六佛引导六界,接引诸菩萨、罗汉法力匯聚。
六界逐渐融合,仿佛演化出一个无垠广大的世界。
凡是对佛门有所认知的三界大能,皆识得此景来歷。
“胎藏界……这是佛门根本二界之一的『胎藏大界』!”
“佛门竟借愿力显现出胎藏界的虚影——藏得真是极深!”
有人惊呼出声。
正如早前所知。
佛门与道门三教存在本质差异。
在於佛门两位圣人的成圣根基,並不如三清与女媧造人那般深厚。
当年成圣时,他们借十二品功德金莲对天立下宏愿,才得以登圣位。
也正因如此,他们必须完成当初所许之愿。
否则,將欠下天道大因果。
而那宏愿的核心,便寄託於佛门根本的两界。
依照佛门设想,佛门应有两大根本世界——“金刚界”与“胎藏界”。
金刚界,是肉身极乐之所。
胎藏界,是心念归宿之乡。
若得入此二界——无论仙佛妖鬼,皆可同登极乐,永享自在。
当然,这也只是宏愿。
三界眾生普遍认为,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诚然,圣人可创世界。
但佛门所愿之界,本质上与三界衝突。
若一切元神归於胎藏界,那冥界与地府又將如何存续?
如果所有生灵都归於金刚界,那天地岂非多余?
因此,这些年来,没人相信佛门真能走出什么大成就。
可现在,现实摆在眼前。
佛门竟然真的开闢出了胎藏界——至少,已经显现出雏形。
在这关键时刻,诸天佛陀与菩萨为应对诛仙剑阵,正是依靠这“六界胎藏荼罗大阵”,才显化出胎藏界的虚影。
更令人震惊的是……
“六位准圣……光是现在坐镇须弥山的佛陀,就有六位准圣?”
有人终於反应过来。
没错——那主持阵法、掌控佛门六界的六位佛陀。
每一位,都是准圣!
其中,多宝如来、大日如来与燃灯古佛倒也罢了。
这三位原是散修,或是从阐教、截教叛出后加入佛门的,修为早已为人所知。
释迦牟尼佛祖也不奇怪。
他是中央婆娑世界之主,佛门真正的三號人物。
早在三皇时期,就已斩三尸,成为准圣。
而剩下的两位——弥勒佛祖与药师如来。
却是三界普遍认为只有大罗金仙修为、且极少现身的神秘人物!
“仔细想想,还有那孔雀大明王菩萨,早就已是三尸准圣。”
“更別说四大菩萨、毗卢佛、惧留孙佛、定光欢喜佛……”
有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