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4章 灵狮山  截教要翻天?我师父是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三界皆知,如今截教如日中天。

当年阐教昌隆,天下散修多承其恩;今日截教执掌人道气运,乃大势所趋。

而论势力之广,便是纵观歷代圣人教派,截教亦堪称第一。

昔日封神之后,天庭尚能吸引些许仙真加入。

如今却连这点微弱的吸引力也荡然无存。

因大秦背后乃截教支撑,截教又与巫族、妖族交好。

东胜神洲、北俱芦洲、南瞻部洲——四部洲中其三的资源,尽归大秦掌控。

更不必提许凌渊所执掌的“凌渊界”。

其中蕴藏的灵材,许多早已在三界绝跡,唯有此地尚存。

如此情形下,凡在人间成就红尘仙位者,再不会飞升天庭。

他们纷纷进入大秦境內,只为获取更多修行之机。

今日的大秦,与其说是人间王朝。

不如说已近乎“仙朝”。

修行者之眾,仙真之集,旷古绝今。

即便是这名居於江畔、终日捕鱼的老者。

对修行之事也瞭然於心。

比起往昔邦周时代,简直是两个天地。

渔人望著石猴,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嚮往。他深知修行之路的种种玄机,也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別。

人族生来便有灵性,被天地所眷顾。可这天赋並非没有代价。虽说无需像野兽那样耗费漫长岁月开启心智,但並非每个人都能踏上修行之途。

妖族却不同。一旦觉醒灵智,便是天地灵气滋养而成的结果。凡成妖者,几乎皆可修炼,无一例外。

如今正值大秦盛世,妖族境遇早已今非昔比。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妖,也不必再风餐露宿於荒野之间。

朝廷设制纳妖,修行环境远胜从前。譬如眼前这石猴,只需加入万金山或灵狮山任一妖部,便可得初始修行资粮。更难得的是,一旦登记妖籍,哪怕修为浅薄,也有机会参悟“周天星辰图”。

这般待遇,唯有大秦境內才有。

见石猴尚在迟疑,渔人主动开口:“万金山的头领是一只金毛猫妖,传闻已修至地仙境界,为人豪爽,最爱结交新友。”

“那里的妖族还组建了商队,往来云棲城运送货物。每完成一趟,参与者都能分得灵石与功绩。”

“功绩攒够了,便能去各地妖管司换取所需——无论是法宝、丹药,还是修行用的攻法。”

“至於灵狮山,首领乃一头玉狮子,同样拥有地仙修为。”

“据说其祖辈曾在渊泉山修行,那是极负盛名之地。”

“只是灵狮山收妖门槛较高,且不设商队,难以积累功绩……”

渔人娓娓道来,毫无保留。一则他本性淳厚,先前救下石猴便是明证;二则,他也另有思量。

世人皆知,妖寿动輒数百年,而人族不过数十载光阴。许多人在世时尽力与妖族结缘,並非图眼前回报,而是希望身后有人照拂子孙。

就像他曾识得的一尾鱼妖。那鱼妖的父亲,曾与渔人祖父相交甚篤。自那时起,这一脉鱼妖便暗中护佑渔家后代。

正因如此,渔人才能年年出海安然无恙,渔获丰足。

这种羈绊,在大秦早已不是奇事。

人和妖,这两种曾经势同水火的存在。

在大秦境內,竟奇蹟般共存。

人族与妖族相互扶持——妖族助人族立功,可换取修行所需之物。

人族帮妖族立足,亦能稳固自身血脉传承。

二者皆有所得。

只是这些道理,石猴並不知晓。

彼时渔人正讲述万金山、灵狮山的状况。

石猴虽听得津津有味,对妖族同辈亦颇感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