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沧桑 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李叔,你家有油没?”
准备得差不多的傻柱向李建设问道。
“没有,先用你家的,做好了给你俩鸡爪。”
李建设家境贫寒。
仅凭那点工资,能过成这样也算有本事。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傻柱憨笑著。
毕竟,两个鸡爪可比那点调料值钱多了。
与此同时。
“咦?什么味儿,这么香?”
正做饭的贾张氏被门外飘来的肉香吸引。
“是炒菜味,而且是炒鸡的味。”
贾东旭也吸著鼻子,一脸陶醉。
炒鸡的味道,真香啊。
要是再加点水燉一下,绝对是人间美味。
“炒鸡?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日,谁家这么奢侈?不打算过日子了?”
贾张氏咽著口水,满是嫉妒。
那可是鸡啊,她过年都难得吃上一顿,今天更不是节日,谁家会平常日子吃鸡?
“香味在中院,好像是傻柱,他从哪弄的鸡?”
贾东旭趴在窗台上张望。
只见傻柱平时炒沙子的锅里此刻油烟滚滚,里面金黄的鸡块在顛勺中翻滚。
贾东旭看得直流口水。
“妈,我想吃鸡。”
这时,贾张氏也发现,真的是傻柱在炒鸡。
他不是每天炒沙子吗?今天怎么不炒沙子改炒鸡了?
她立刻摘下围裙,走了出去。
出门就换上了笑脸。
“傻柱,做饭呢?什么菜这么香?”
傻柱正全神贯注做菜,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头也不抬地回答:
“张大妈,我给李叔做鸡呢,有事等会儿说,我正忙。”
贾张氏一听,哪个李叔?
院里姓李的就一个,李建设。
可那傢伙怎么可能吃上鸡?
他连吃鸡屁股都不配。
李建设旁观傻柱烹飪,动作嫻熟,颇为悦目。
“李建设,这鸡是你家的?”贾张氏直接发问。
“对,有何贵干?”李建设心中明了贾张氏来意,坐姿隨意,眼神戏謔。
“哟,李建设长本事了,还吃上鸡了?哪来的?”贾张氏边说边咽口水,香气愈发诱人。
如此好鸡,自享方为上策,李建设何德何能享用?所幸被自己撞见,不然岂不暴殄天物?
“你管不著!”李建设对贾张氏心生厌恶,言语间毫不客气。
“咱们同住一院,何必如此针锋相对?你这鸡分量不小,一个人吃不完吧?不如分我家半只,我也不会白拿,回头给你十斤蔬菜,权当买鸡的钱。”贾张氏试图协商。
一提蔬菜,李建设怒气横生。
那些所谓的蔬菜,不过是菜市场遗弃的烂菜叶,贾张氏低价购回,再以正常价卖予前身,月余五六次,每次获利两三块,实为前身之大蛀虫。
初至此地,李建设本无意为前身出头,毕竟窝囊更甚於吸血。
但贾张氏竟欲故技重施,李建设岂能坐视?
“贾张氏,你做梦呢?”
“给你脸不要脸?”
“你可知你昔日之举?低价买菜,高价售我,此乃投机倒把之行径!”
“念你独自抚养孩子不易,且同住一院,我未曾与你过多计较。”
“你竟还得寸进尺了?”
“还想吃鸡?做梦去吧!”
“马上滚开。”
李建设的一番话,让贾张氏愣住了。
这还是那个胆小怕事,说话细声细气的李建设吗?
竟敢训斥自己?
贾张氏心中怒火中烧,但李建设所言非虚,她之前的行为確实属於投机倒把。
低价购进,高价售出。
一旦被查,难逃牢狱之灾。
若非之前的李建设太过软弱,她也不敢偷偷將烂菜叶卖给他。
而今,李建设已变得强硬。
贾张氏一时手足无措,过了许久才缓过神来,说道:
“李建设,你怎能如此?不给便不给,何必对人如此凶恶?”
她这幅委屈的样子,让李建设差点以为是秦淮茹来了。
但秦淮茹可是个大**。
而贾张氏虽才三十六岁,但与秦淮茹相比,相貌相差甚远。
李建设看她这般扭捏作態,几欲作呕。
“贾张氏,快滚,再多言,信不信我立刻去派出所找人来抓你?”
若非没有证据,李建设才不愿与她废话。
直接送她进去岂不省事?
“好,我走,我走。”
见李建设真动了怒,贾张氏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旁边的傻柱刚炒完鸡,正加水继续燉煮。
见贾张氏回家关门,才对李建设说道:
“李叔,我觉得你刚才有点过分了。
张大妈早年丧夫,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生活多艰难啊。
我觉得咱们能帮一把就应该帮帮她。”
李建设这才明白,原来傻柱能有此言,是平日里有人教导过他。
如今何大清还未离开,易中海还未有机会教导他,那教他的定是何大清无疑。
“傻柱,你从何处得知贾张氏生活艰难的?”李建设笑问。
“这还用別人说?张大妈只有贾东旭一个孩子,定是贾哥出生后她丈夫便去世了,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这还不艰难?”傻柱认真分析。
不知是他自行揣测,还是听何大清所言。
李建设大笑。
“傻柱啊傻柱,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傻柱。”
“你未曾想过,为何有女子会在名前冠夫姓?这往往是旧时地主家的妇人才有的规矩,寻常穷苦人家的媳妇哪有这讲究。
贾张氏年轻时或许过得颇为滋润。”
“除去战乱年月,新国初立,我们便相聚於这四合院。
那时贾东旭已是轧钢厂的一级钳工。
一个工人养一个单身母亲,且那母亲才三十多岁,正值青春,既能做针线也能操持家务,这样的日子谈何艰难?”
“如今贾东旭晋升二级钳工,月薪三十六元,仅需养活家中两人。
而你父亲作为厨师,月薪三十七元五角,却要养活你和雨水两个孩子。
且你母亲早逝,你父亲既当爹又当妈。”
“说实话,你家远比贾家艰难。”
“贾张氏年轻时比你过得好,来到四合院后亦然,唯有战乱年间,大家生活或许相仿。”
“真不知你哪来的自信,竟说人家贾家生活不易。”
李建设一番讽刺,说得傻柱面红耳赤,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