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致歉 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贾张氏怒不可遏,对著宾客们大声斥责。
宾客们本是些趋炎附势的普通住户,不仅不尽捧场之本分,还胆敢妄加议论。
简直是对街道副主任之妹不敬。
易中海神色变幻,亦觉这些住户需受点教训,虽然他感觉贾张氏做法欠妥,却未阻止她发作。
贾张氏这一吼,宾客们皆噤若寒蝉。
错失李建设家的宴席已属不幸,若再得罪贾家与易中海,更是得不偿失。
“轧钢厂钳工2车间葛主任驾到!”
“轧钢厂採购2股孙股长光临!”
门外突然传来通报声。
此乃贵客临门之礼遇。
闻葛主任至,易中海阴霾尽扫,拉著贾张氏迎出门外。
阎埠贵亦闻孙股长至,放下手中活计出门迎接。
四合院门口,葛主任率车间工人与孙股长带领的採购员不期而遇。
双方含笑握手。
“孙股长,未料你也来参加我们车间工人的婚礼,你与贾东旭竟是亲戚?”
葛主任笑问。
“贾东旭?我是来参加我们股李建设婚礼的,还以为你与小李是亲戚呢。”
孙股长大笑。
未想一院之中,竟有两家同日成婚。
且同属一单位。
葛主任亦感意外。
此时,易中海、贾张氏与阎埠贵皆迎出门外。
“葛主任,总算把您盼来了。”
“葛主任,真是太感谢您了,您能为我们东旭证婚,贾家真是荣幸之至。”
贾张氏满脸堆笑,向隨后而出的眾人介绍。
“乡亲们,这位便是东旭的上司,轧钢厂钳工车间的主任葛先生,他麾下统管百余名工人,乃轧钢厂的高层。”
“葛主任今日亲临,是为了担任东旭婚礼的证婚人。”
“这也足见东旭在轧钢厂的杰出与受欢迎程度。”
贾张氏一番自夸,让葛主任都略显尷尬。
而那些奉承的居民们,却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贾家不仅请来了街道副主任的亲属,还邀请到了轧钢厂的高层做证婚人,真是左右逢源。
庆幸自己站对了队伍,选择了支持贾家和易中海,毕竟李建设虽富,却无实权。
等等,那边不是孙股长吗?难道他也是来给李建设证婚的?
葛主任代为询问:“孙股长,您此次前来,也是为了给新郎证婚吗?”
孙股长笑答:“非也非也,我只是来赴宴,证婚人另有其人。”
闻言,贾张氏与眾人皆安心。
显然,李建设並无多大势力,或许他的后台不过是一个农村家庭。
有些大村人家养猪並不稀奇,捨得杀一头猪来办事也有可能。
但生活並非一时之事,有钱有肉远远不够。
须得有人脉,方能行事顺畅。
李建设连个股长级別的证婚人都请不来,在后台资源上,与贾家相去甚远。
“新娘到——”
院外又传来唱礼声,新娘到了。
一时间,眾人纷纷涌向前院。
孩童们更是跑到门口,挤在两旁,准备捡拾喜和红包。
只见人群中,两位新人正缓缓走向四合院大门,他们身后两侧各有一名青年,手持装满果和红包的手编筐,不断向四周拋洒。
“抢钱啦!”
“还有,快抢!”
孩童与半大小子们一拥而上,爭抢起来。
几个小孩抢得太过急切,差点將新郎撞倒。
孙股长等人此时已至门口,远远望见那位体態丰腴,与李建设带回的大肥猪身形相仿的新娘,孙股长与几位採购二股的成员脸上皆浮现出哀伤的神情。
如此肥胖的女子,儘管头戴盖头,面容难辨,但那庞大的身躯已无需多言。
“唉,我对小李真是愧疚。”孙股长深深嘆息。
他原以为李建设的妻子容貌不佳,而今亲眼所见,方觉自己的想像过於乐观。
这岂止是不美,简直是难以形容。
“都是我们不好,平日里总拿李建设打趣,害得他如此仓促成婚。”老许满心自责,作为採购二股中除孙股长外唯一比李建设年长之人,他平日里玩笑开得最多。
“还有我,上次与他爭执,骂他老光棍,事后我便后悔了,只因顾及顏面,迟迟未向他道歉。
早知那话对他影响如此之大,我又怎会顾及什么面子。”绰號二狗子的採购员心中同样悲痛。
眾人同属一股,日常相处,矛盾难免。
但凡事需留有余地,不应过分。
对李建设而言,三十六岁仍未婚,无疑是他最不愿提及之事。
正当眾人沉浸在哀伤之中,新娘与新郎已缓缓步至四合院门口。
隨著距离的拉近,孙股长等人似乎发现了异样,眼中满是疑惑。
“咦?不对劲?”
“那人不是李建设。”绰號铁蛋的採购员终於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確实,此人与李建设大相逕庭。”
“废话,李建设比这人高得多,相貌也英俊得多。”
我认识那人,钳工车间的贾东旭,今天与李建设同院的另一位新郎,新娘並非李建设的妻子。
“哎呀,嚇死我了。”
“我还以为那是李建设的妻子,幸好弄错了,贾东旭的妻子长得这样,倒也无妨。”
採购股的人瞬间面露喜色,从先前的悲痛转为庆幸。
旁观者不解,他们娶妻与否,何以如此欢欣?况且这样的妻子,谁娶谁倒霉,有何可乐?
此刻,諂媚之人也纷纷上前恭维。
“不愧是马副主任的妹妹,瞧这身姿,必是有福之人。”
“那当然,她哥哥是街道主任,家境殷实,哪像我们这般贫苦。”
“对对对……”
“可既然如此富有,为何只撒这些一分钱的和红包?”
“我们六人抢了十二个红包,加起来才一块钱。”
“別人家结婚,再穷也会撒些两分钱的,你家有钱却只撒一分钱,真丟人。”
几个孩童在一旁嘀咕,不知是自发言论还是受大人指点。
贾张氏闻声迎出,听到孩童议论,原本欢喜的脸色骤变。
“去去去,你们这些孩子,有红包拿还诸多挑剔。”
“我家的钱都用在刀刃上,没看到新郎新娘后面抬的缝纫机吗?”
眾人这才注意到,贾东旭与马二身后,两人抬著一台崭新的缝纫机,上面掛著大红,喜庆而气派。
贾张氏见眾人投来羡慕的目光,得意介绍:
“二的哥哥是街道主任,彩礼自然不能寒酸,三转一响办不到,一台缝纫机还是绰绰有余的。”
“本想作为彩礼送给二家,但二的哥哥大气,根本不在乎这些钱財。”
“东旭是他家中唯一的兄长,只盼他能善待其妹,於是將缝纫机作为嫁妆归还。”
“这可是院里首台缝纫机,李建设就算杀了头猪,也无法与之相提並论。”贾张氏得意扬扬。
实则內心並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