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6章 旧识相逢不识君  穿书:兵临城下,你让我撤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科举重开的消息一经传开,大乾北方率先彻底沸腾。

就连西北、剑南乃至南方各地,也陆陆续续有人收拾行装,朝著北方赶去。

身为大乾中枢的京城,此刻更是热闹非凡。

最直观的便是,城內外的往来人口明显多了起来。

无数身著儒衫的读书人背著行囊,眼里带著对未来的期盼,正源源不断涌入这座城。

东直门下。

一位身著儒衫的中年男子,望著城门的轮廓,声音微颤地对身旁的同伴道:

“王兄……终於回来了!”

一旁的男子同样神情激动,眼中有光闪动,却比儒衫男子显得克制几分。

“是啊!”

他深吸一口气,感慨万千,“自天启十三年一別,算来已近数十载寒暑。

真想不到,此生竟还有重返故地之日……”

而周围进进出出的百姓也丝毫不见怪,实在是这段时间里,这种场景见得太多了。

刚开始还会驻足片刻,凑个热闹,如今自然是习以为常了。

这次科考,秦昊没有其他限制。

只要是大乾子民,没干过什么大奸大恶之事,年龄达標的,就能参加这次恩科。

至於能不能考上,那就是凭藉自己的本事了。

“倒是没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成了礼部的官。

真是操蛋的人生!”

江成侯程墨此刻心里也是哭笑不得。

他当初率先投降,本是为了保命,没承想秦王殿下竟如此宽厚。

如今满朝文武大多未有封爵,他一个率先投诚的,反倒还升了爵。

从江成伯晋为江成侯。

前几日,经礼部尚书顾之江举荐,他又得了个礼部从六品员外郎的差事,眼下正负责在此接纳来京赶考的学子。

他自己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个『前朝』顶级二代,竟然在『新朝』混的风生水起。

“这他娘的……谁说投降没前途?

老子这不是混得……呃,颇为『风生水起』么?”

程墨端起手边的粗瓷茶碗,灌了一口茶水。

將那句更粗鄙的感慨硬生生咽了回去,只在心底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正了正自己身上那套崭新的六品官官服,试图找回一点“大人”的威严。

就在这时,那几位刚刚还在东直门下感慨万千的中年儒生,互相交换了一个忐忑中带著决然的眼神。

整理了一下自己洗得发白却儘量保持整洁的儒衫,小心翼翼地拨开人群,来到了程墨这张登记条案前。

为首那位被唤作“王兄”的男子,深吸一口气。

对著条案后正襟危坐的官员,深深一揖,姿態放得极低。

他声音带著恭敬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诸位大人辛苦。

敢问此处……可是礼部所设,恩科应试报名之处?”

程墨下意识地抬眼看去,目光正好与那位作揖的王姓儒生对上。

嗡——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程墨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他认得这张脸!

虽然岁月在对方脸上刻下了更深的沟壑,鬢角也已发白。

但那眉眼轮廓,尤其是眉宇间那股子清正执拗的神气……错不了!

天启十三年,他还是那个鲜衣怒马、横行京师的顶级紈絝江成伯世子程墨。

而眼前这人,名叫王砚之,时任翰林院一个小小的七品编修!

程墨曾因在国子监纵马惊扰士子,被这王编修当街拦住,引经据典、义正辞严地斥责了一番。

当时程墨仗著家世,根本不屑一顾,只当是只聒噪的苍蝇,事后还派人去翰林院“关照”过他,害他受了不少罪。

谁能想到,数年过去,当年那个被他肆意欺凌的翰林,如今成了寒窗苦读、千里迢迢赶考的老书生。

而当年那个不可一世的伯府世子,却成了……呃,新朝礼部负责登记考生名册的……从六品员外郎?

还是『降臣』身份!

一股难以言喻的燥热直衝头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