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諡號『文正』 穿书:兵临城下,你让我撤军?
秦昊似乎也明白这一点,他並未在意,反而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追忆:
“说起来,本王依稀记得,周大人早年曾在幽州为官,大约是十年前的事了。
你那时年纪尚小,可曾隨父亲去过那里?”
他未等周清棠回应,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像是沉入了某段久远的记忆里。
“那个地方啊……一年里有近半时光都封冻在冰雪之中。
尤其到了冬天,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道难熬的关隘。”
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我至今还记得,每逢严冬,村里便常有老人熬不过去。”
“冬天一来,仿佛所有的生机都被冻结了。
不仅天寒地冻,最难的是物资匱乏,常常食不果腹。”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那时候,真是格外討厌冬天。”
这突如其来的童年往事,让周清棠紧绷的心弦微微一松。
她抬起泪眼,有些讶异地看著秦昊,努力在模糊的记忆中搜寻,最终轻轻点头,声音依旧带著哽咽,却少了几分疏离:
“殿下……竟还记得。
那时家父也是担忧那里的气候,並未带家人去往,独自一人便去上任了。
让殿下失望了。”
“无妨。”
秦昊唇角牵起一丝淡淡的弧度:
“时光荏苒,谁能料到,再次听闻周大人的消息,竟然天人永別了。
话落,秦昊亦忍不住微不可察地嘆了口气。
虽与周明绥素未谋面,他对这般人,心中已由衷生出几分敬佩。
他对周明绥的了解,靠的並非源自亲身记忆
而是朝廷典籍里记载的事跡,方才那些关於周明绥的事,也不过是將这些记载据实复述罢了。
“依稀记得周大人在幽州为官时,可是难得的好官,清官。”
秦昊指尖无意识摩挲著凳沿,目光飘向窗外的月色,像是在打捞更深的往事:
“那时幽州刚经女真入侵,百姓逃散,田地荒芜。
周大人到任后,没先修官署,反倒带著吏卒去山里找水源,又领著百姓开渠引水 。
寒冬里冰碴子割手,他也没躲过半步。”
周清棠垂在膝上的手轻轻蜷起,泪水又漫上眼眶,却不再是全然的悲慟。
那是她从未亲见的父亲,是褪去 “父亲” 身份、只作为 “周大人” 的模样。
“家父…… 在家时极少提公务......”
她声音轻得像月光下的絮,却比之前清晰了些:
“只偶尔写信回来,说幽州的百姓实诚,给块热饼子都要推让半天。
还说…… 等开春了,要带些幽州的新麦种回来,试种在老家的田里。”
秦昊看在眼里,知道此刻不必急著追问南方的事。
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夜风带著竹叶的清冽飘进来,吹散了殿內些许沉闷。
“你若愿听,往后我还能跟你说些周大人在幽州的事......”
他转头看向她,语气平和:“比如他教百姓编竹筐换钱,比如他带著学童在田埂上认庄稼。
都是些寻常事,却都是他实实在在做过的。”
周清棠怔怔点头,泪水又落了下来,却轻轻 “嗯” 了一声。
秦昊重新坐下,没再提公务,只隨口说起幽州的一些习俗。
又沉默了片刻,她忽然抬头,看向秦昊:
“殿下…… 南方的事,民女…… 或许能说些有用的。”
秦昊没露出急切的神色,只缓缓点头,声音依旧温和:
“不急。
你若想说,便说。
若不想说,便先歇著。
今夜,只说周大人的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