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三藏真经欲东传,西行提前保定数 唐僧不想取经,只想水群
这句话就表明,李世民依旧是站在江流儿这边。
江流儿感慨,兄长对自己就跟亲兄长一样。
他从须弥戒中,取出五百斤龙肉。
觉得兄长贵为真龙天子,这辈子却没吃过龙肉,属实不好。
李世民震惊问:“此为龙肉?该不会是那大黑龙首身上的肉吧?”
江流儿頜首道:“正是。”
李世民惊后,便狂喜:“不愧是朕的好御弟!可你给朕这么多,那你手里不就没了?”
江流儿道:“兄长放心,一条龙大的很,身上能產许多肉哩!”
却说,在那西天灵山,大雷宝剎內。
所有知晓未来金蝉子西行的诸佛齐聚一堂。
其中----“-便有那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灵吉普萨、弥勒佛等一百零八尊佛陀菩萨。
他们聚於一堂,可谓佛彩耀世间,虹光万万丈,
“若教金蝉转世身继续修行,日后,哪还有九九八十一难?金蝉子天赋异凛,年仅十二三岁,已是根本法禪第三阶。再让他修十年,观音大士为他准备好的八十一难,恐怕都不能称之为磨难罢?”
有一佛陀,说出心中担忧,
诸佛听罢,各自议论纷纷。
有一菩萨頜首,说道:“放任江流几这样下去,確实不太妥当。九九八十一难乃是定数,可若定数有变,取经还能叫取经么?未经八十一重磨难,他能坚守佛心么?”
亦有佛陀道:“若劫难不再是劫难,若定数不再是定数,我佛东传-—----怕是会生出难以算出的变故。”
诸佛论许久,各自意见颇为统一。
便是一一不能再让金蝉转世身这样下去了。
观音菩萨嘆息:“贫僧已传江流儿一门佛法,教他一心向善,莫贪杀贪嗔。
他学得很好,心怀善意,佛心应当稳固得很。”
观音再道:“但诸位之忧虑也有道理。若劫难不再是劫难,西行定数,许会徒生预料之外的转变。
下定决心后,观音菩萨向佛祖请示。
“世尊,可否教西行提前十年?”
如来佛祖沉吟半响。
良久,再道:“我观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是非恶海。今有三藏真经,可劝世人为善。一藏为法,谈天;一藏为论,说地;一藏为经,度鬼。三藏共三十五部,为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修真之门,正善之经。”
“需去趟东土,寻一善信者,教他苦渡千水,询歷万山,经磨九九八十一难,到我处灵山求取真经,永传东土,以彰我瑜迦之正宗。”
观音菩萨心中明了,请愿道:“世尊,金蝉转世善信,可由弟子往东土,寻他为取经人。”
如来頜首,再对观音菩萨道:“此去要踏看路道,不许霄汉中行,须是半云半雾。我许你五宝,一曰:九环锡杖;二曰:锦斕袈裟;三四五皆曰:紧箍儿。”
“若路上遇见妖魔神通广大,可教他为善向佛,当那取经人的徒弟。倘若妖魔不愿低伏,便將这箍儿戴其头上,见肉生根。”
“再传你三篇法咒《金紧禁》,法咒念上一遭,可使其眼胀头痛,脑门欲裂。有此箍儿,不怕他不入我门来。“
观音接过锦斕袈裟,道:“世尊,它大了些。”
如来明了,金指一点,袈裟小了几圈。
观音菩萨这才领命离去。
诸佛不再议论。
“惠岸,你与我再去大唐一遭。”观音说道。
“是!”那行者拎根浑铁棍,站在菩萨身旁。
但见自家师父未驾驭祥云,不禁疑惑一问:“师父,我们要走著去吗?这也太远了吧?”
观音道:“世尊教我去寻些厉害点的妖魔,给日后的取经人当个徒弟。若不用这双足多走走,又如何寻得到那些妖魔?”
观音菩萨、惠岸行者,这一师一徒虽是步行,却也有著缩地成寸的大神通。
山不能阻。
水不能挡。
但行至一流沙河界。
却被拦了一下。
“师父,此河好凶险。”
但见这河一一东连沙,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韃靶。
径过八百里,上下千万里,流似地翻身,浪如山耸背。
浩浩滔滔,洋洋茫茫。
放眼望去,无一商客来往,更无渔首依棲。
“有妖怪!”木吒眼利,忽见水中猛地跃出一丑恶妖魔。
此妖生得个青不青黑不黑,长不长短不短。
眼光好似灶地灯,口角就如一火钵。
可谓:獠牙撑剑刃,红髮乱蓬蓬。一生叱吒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终於又来好吃食了,死来!”
那妖邪手执宝杖杀来。
木吒一怒,与之相斗。双方各自来来往往,棍杖交鸣,斗了数十回合,竟分不出胜负。
那行者怒道:“你这瞎了眼的妖魔,我乃托塔天王二太子惠岸行者,家师为南海观世音菩萨!莫非见不到我师父便站在岸上?敢拦菩萨的路,你是好大的胆子!”
那妖怪一瞧。
顿嚇一大跳。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