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高老师,恭喜进部! 操控爷爷过草地,祁同煒逆天改命
“高老师这样的人才在象牙塔里教书,固然乐得清閒。”
“可惜有点屈才了……”
裴一泓的话,如同九天之外传来的仙音,在高育良的耳边轰然炸响!
屈才!
这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那道尘封已久的闸门!
狂喜!
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失控的洪水,瞬间衝垮了他所有的矜持,所有的偽装!
来了!
他梦寐以求的机会,终於来了!
这位新任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这位汉东官场未来的执牛耳者,竟然主动向自己拋出了橄欖枝!
高育良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烧,甚至能清晰地听到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声。
他顾不上什么学者的矜持,顾不上还有学生在场。
看著裴一泓,声音微微颤抖,努力保持著镇定,带著压抑不住的热切。
“裴部长!不瞒您说!”
“育良虽然身在象牙塔,看似清閒,但心中一直都装著汉东这片土地,装著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早已在心中酝酿了无数遍的政治理念。
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谈到经济改革的深层逻辑。
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谈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管理……
他引经据典,旁徵博引,將自己多年来的思考与研究所得,毫无保留展现在这位或许能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大人物面前。
裴一泓认真地倾听,脸上始终掛著温和的笑容。
没有打断,只是时不时地会提出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又或者在关键之处,给出几句画龙点睛的点评。
两人你来我往,如同棋逢对手,將遇良才。
越聊,高育良越是心惊,越是兴奋。
他发现,眼前这位年轻的省委常委,其学识之渊博,眼光之毒辣,格局之宏大,简直是自己平生仅见!
感觉自己仿佛遇到了唯一的知己!
一个真正能理解自己胸中抱负,能与自己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话的人!
高育良与裴一泓相谈甚欢,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二人之际。
刚刚还语出惊人、引爆全场的祁同煒,此刻却完全成了置身事外的看客。
端著茶杯,静静地坐在一旁,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两世为人,他早没了年轻人那种爭强好胜、人前显圣。
刚才那番看似即兴发挥、实则早已深思熟虑的“以古鉴今”的总结性发言,目的只有一个。
向自己的姑父裴一泓,展示自己的能力。
他要让这位空降汉东,名为保驾护航,实则內心深处带著几分疑虑和审视的姑父知道:
我祁同煒,不光是祁家长孙,不光是你妻子的亲侄子。
本身也拥有与这份特殊关照相匹配的能力、眼光与潜力!
你来汉东,为我护航,这笔投资绝对物超所值!
绝不会让你失望!
显然,祁同煒的目的达到了。
从姑父毫不犹豫向高育良拋出橄欖枝的举动中。
祁同煒知道,自己已经贏得了这位未来政治巨头的初步认可。
裴一泓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接纳高育良,固然有高育良本身才华的原因,恐怕更多的是看在自己面子上。
虽然自己从未明说过,想带这位恩师走上仕途。
可他是什么人?
那是连爷爷都曾私下夸讚过,手腕高明、心思縝密的政治家。
怎么可能读不懂自己带高育良登门的深层用意?
所以,当自己表现完之后,姑父立刻就对高育良拋出了橄欖枝。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
他在告诉自己:小煒,你的意思,我懂了。
你没有让我失望。
你的要求,我满足。
祁同煒静静地听著客厅里那两个高手间的谈话,心中感触颇深。
平心而论,从两人的对话里,可以明显听出,高育良的段位確实和姑父还差著一截。
但这並非完全是能力的原因,更多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格局自然也就不同。
就比如刚刚对《万历十五年》的理解。
高育良是从学者的角度去分析制度的得失,体制的弊病。
而姑父裴一泓,则是站在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的高度,去俯瞰歷史的脉络,洞察权力和制度的本源。
高下立判。
一旁的两人越聊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