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搞定蔡文姬,刘备再谋弘农(求追订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要论可怜,张温也的确挺可怜的。

先是三辅之地就划归雍州了,然后何进宦官政权,先后任命王允、许相为河南尹,董卓当司空后又以杨懿为河南尹。

河内如今又被袁绍等叛军占据,张温也管不了。

仅剩的河东和弘农,又因刘备表举荀攸为河东太守,再次让张温失去了掌控河东的权力。

唯独剩下了个弘农郡。

然而弘农郡在籍户口又只有少得可怜的五万户,弘农的世家豪族如杨氏也不是张温惹得起的。

换而言之:张温这个司隶校尉已经有名无实了,只要董卓一纸调令就能轻易将张温调入洛阳。

张温之所以会玩这苦情戏,就是想看看自己对刘备还有没有利用价值。

如果有,那么张温还能继续留在弘农;如果没有,那也只能亡命南阳了。

张温的运气倒也不错。

对刘备而言,一个熟悉的司隶校尉远比一个不熟悉的司隶校尉更有利用价值。

尤其是这个司隶校尉还跟董卓有私怨,这就意味着张温不会轻易倒向董卓。

至于会不会偏向刘备,就得看张温有没有眼力见了。

清楚了张温的意图后,刘备遂有了决断:“张司隶切勿忧虑,董司空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我离开洛阳之时,董司空就曾对我说,他与张温司隶虽然有些私怨,但他现在毕竟是司空,不能因私废公,否则会让人误以为他挟私报复。”

“至于河东太守更换为荀攸,张司隶应该比我清楚,就你委任的河东太守,估计听到白波贼来袭,都会吓得弃城而逃。”

“我二弟关羽乃河东人,助军右校尉徐晃也是河东人,我又岂能坐视义弟和爱将的故人亲朋为白波贼所害?”

蔡由吃了一惊,略有不服:“皇叔怎知道白波贼要袭扰河东?我好歹也是一郡太守,又岂会吓得弃城而逃?”

刘备不客气的鄙夷:“连白波贼何时要袭扰河东都不能预料,你当什么河东太守?”

蔡由弱弱不敢再开口。

张温回头斥了一声蔡由,陪笑道:“皇叔深谋远虑,我心悦诚服。今后若有需要,我定会竭力配合皇叔。”

刘备不假思索:“还真有事要张司隶配合。”随后又看向黄广:“就不知弘农太守胆气如何?”

黄广愣了愣:“胆气?还请皇叔明言。”

“很简单。”刘备不客气的直言道:“我听闻弘农郡才五万户,这让我感到很震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弘农郡内,竟然还有贪官污吏勾结豪贼侵占田宅、掳掠奴农,这难道不是大汉的不敬吗?”

“我欲让弘农郡的贪腐的官吏、不法的豪贼,都要如雍州一般,该驱逐的驱逐,该问罪的问罪,该抄没的抄没,该自查的自查。”

“可我毕竟只是雍州牧,管不了弘农郡,这事还是得弘农太守来办。”

黄广脸色大变:“皇叔,弘农郡的世家豪强几乎都以杨氏为尊,我,委实难办啊。”

“胡说!”刘备呵斥道:“弘农杨氏,杨震、杨秉、杨赐都官居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

“太中大夫杨彪,更是在光和二年提供了黄门令王甫唆使宾客勒索敲诈郡国财物七千余万的证据,并协助司隶校尉阳球诛杀了王甫及其党羽。”

“你今日却言弘农郡的豪贼都以杨氏为尊,污蔑大臣是何居心?昔日杨彪能助司隶校尉阳秋惩治贪官污吏,你为什么不能助张司隶诛杀豪贼及其党羽?”

“莫非你也与弘农郡的贪官污吏不法豪贼勾结,故而推责给弘农杨氏,想借杨氏名头行不法之事?”

黄广顿时瞠目结舌。

我贪归贪,可我才当多久的弘农太守啊?

弘农杨氏本就是弘农郡最善于兼并土地掳掠奴农的郡望大族,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就算想勾结,人家也未必肯跟我勾结,我花出去的钱都还没贪回来呢!

未等黄广开口,张温就呵斥道:“你乃弘农太守,惩治贪官污吏和不法豪强本就是你的职责,你岂能畏惧不前?既然皇叔都开口了,你又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被张温一呵斥,黄广虽然内心一万个不情愿但此刻也只能点头应诺。

“张司隶是个明白人。”刘备温润而笑:“现在朝廷的风向变了,不能再卖官鬻爵了,所以贪再多钱也升不了官。”

“现在想升官,就得拿出政绩来,而这政绩怎么来,张司隶想必比我更清楚。黄太守是你的故吏,我也愿意给他一个升官的机会。”

“他不明白的道理,张司隶可要多指点指点,若张司隶不肯指点,那我也只能请董司空重新换个司隶校尉了。”

“以张司隶跟董司空之间的情谊,入洛阳当个卫尉应该是没问题的。”

张温心头一寒。

入洛阳当卫尉?

我要肯入洛阳我早入了,还会等到现在?

董卓一向怨恨我,若去了洛阳,没准就治我一个通敌之罪。

张温也是圆滑世故的,当即便向刘备保证道:“皇叔放心,今后弘农郡的政策法令,都会效仿雍州。请给黄太守几个月时间,他一定能肃清弘农郡的贪腐官吏和不法豪贼。”

“我一向赏罚分明,若黄太守真能办到,我必会向陛下表奏黄太守的功劳。”刘备哈哈大笑,拱手作辞。

张温挽留道:“皇叔一路辛苦,可入城中歇息。”

刘备摇头道:“歇息就不必了,眼下天气越来越冷,我还得早日返回长安主持大局。”

“张司隶,听一句劝,大乱之世即将到来,钱再多也是死物;若能赈济庶民,让庶民有粮食和衣物过冬,为官大善也。”

“张司隶是南阳人,若能拿手中的钱多运些粮食入弘农,或许这今后,我还能保你一命。”

“言尽于此,张司隶,还请慎思。”

说完,刘备也不再逗留,招呼车队兵马穿城而过。

看着刘备离去的背影,张温不由陷入了沉思,脑中反复重复“大乱之世即将到来”。

良久。

张温心头一狠,吩咐蔡由:“你速回南阳,劝说我等宗亲入关中,除了粮食、车、牛、书等能带走的贵重之物,田宅能卖就卖,钱能花就花,多带僮仆、奴客,多招流民。速度要快,莫要误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